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药畦蔬垄夕阳中,带落冠欹一病翁。
步蹇每妨行乐兴,眼昏几废读书功。
露浓乍警云巢鹤,风劲先凋玉井桐。
欲赋悲秋却休去,鬓丝已是满青铜。
白话文翻译
药畦和蔬菜的垄沟在夕阳的照射下,戴着落帽的我,一个病弱的老人,歪着身子。
走路时常常因为身体不便而妨碍了我享受生活的乐趣,眼睛逐渐模糊,读书的功夫也几乎荒废了。
露水浓重,忽然惊动了云中的白鹤,风劲吹来,先前繁茂的桐树也开始凋零。
本想写首悲秋的诗,却又不得不停止,鬓发的白发已经满是青铜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药畦:种植药材的地方。
- 蔬垄:种植蔬菜的垄沟。
- 落冠:指帽子掉落,寓意失去尊严或老去。
- 蹇:走路不方便、笨拙。
- 眼昏:视力模糊。
- 露浓:露水多,形容秋季的气候。
- 云巢鹤:云中的白鹤,象征高洁。
- 玉井桐:桐树与井,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富饶。
- 鬓丝:鬓发,指头发的颜色变化。
典故解析
- 云巢鹤:白鹤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云巢则意味着隐居于自然之中,表现诗人对自由和高洁理想的向往。
- 青铜:指发丝的颜色,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杜,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后的动荡,身世悲苦,常常感慨国家的衰落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秋思》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心疲惫、孤独之时。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与衰老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
诗歌鉴赏
《秋思》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内心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描绘了夕阳下的药畦与蔬垄,展现出一种温暖却又略显凄凉的气氛,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病痛。第二句中的“病翁”形象,直接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衰老与无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中间的两句通过描写露水和风的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流逝。风劲、露浓,都是秋天特有的自然现象,给人以清冷之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最后两句,诗人想要抒发对秋天的悲伤之情,却因为自己衰老而止步,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药畦蔬垄夕阳中:描绘了秋日的夕阳下,药材和蔬菜的种植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索的氛围。
- 带落冠欹一病翁:表现诗人自己年老体衰,扭曲的姿态与落冠的意象,象征着尊严的丧失。
- 步蹇每妨行乐兴:身体的虚弱常常妨碍了享受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痛苦。
- 眼昏几废读书功:视力的衰退使得他对知识的追求变得愈发艰难,反映出对过去“读书”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 露浓乍警云巢鹤:浓重的露水突然惊动了高空中的白鹤,象征着自然的无常与生机的凝聚。
- 风劲先凋玉井桐:强劲的风将原本繁茂的桐树吹得开始凋零,传达出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脆弱。
- 欲赋悲秋却休去:本想写一首关于悲秋的诗,但因自身的衰老而止步,表达了无奈之情。
- 鬓丝已是满青铜:鬓发的颜色变得灰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鬓丝”比作“青铜”,形象地表现了衰老的状态。
- 拟人:露水与风被赋予了动作,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和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秋”的意象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孤独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药畦与蔬垄: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无奈。
- 落冠:代表了尊严的丧失与岁月的流逝。
- 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桐树: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凋零,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药畦蔬垄夕阳中”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冬日的雪景
- B. 秋日的蔬菜种植
- C. 夏日的绿树成荫
-
填空题:诗中“欲赋悲秋却__”,请填上合适的词。
-
判断题:陆游在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 B
- 休去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写作风格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均表达了对孤独与人生的思考。陆游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衰老的无奈,而李白则通过月亮的明亮,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