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时间: 2025-01-16 21:28:43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窗外槐树绿影幽暗,窗内石榴花红艳耀眼。美人邀我稍作停留,然而无奈画船在烟雨中轻轻飘荡。柳叶随着歌声微微皱起,梨花与泪水交融滴落。分别时的情感与相见时截然不同。今夜明月照耀江面,我的酒意刚刚苏醒。

注释:

  • 槐绿:槐树的绿叶,代表生机与宁静。
  • 榴红:石榴花的鲜红,象征热情与美丽。
  • 玉人: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一帆烟雨:指轻盈的画船在烟雨中行驶,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氛围。
  • 柳叶随歌皱:柳叶因歌声轻轻抖动,富有动感。
  • 梨花与泪倾:梨花的白色与泪水相混,表达离别的伤感。
  • 酒初醒:刚刚醒酒,意指清醒后的思绪与情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词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词人、书法家、诗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细腻。

创作背景:

南歌子是一种词牌名,黄庭坚在创作这首词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以“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引入,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视觉场景,窗外的槐树与窗内的石榴花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静谧与青春的热情。接着“玉人邀我少留行”一句,描绘出一种温柔的邀请,然而随即转入“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表达了对离去的无奈与惆怅,仿佛那轻巧的画船已在烟雨中渐行渐远。后半部分“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一联,通过细致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最后“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在清朗的夜色下,酒意刚醒,似乎暗示着一种清醒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槐绿低窗暗:窗外槐树的绿影使房间变得阴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榴红照眼明:石榴花的鲜艳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耀眼,形成对比。
  3. 玉人邀我少留行:美丽的女子邀请我稍作停留,渴望不舍的情感涌动。
  4.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然而,我无奈于轻飘的画船在烟雨中逐渐远去,象征着离别。
  5. 柳叶随歌皱:柳叶因歌声而微微抖动,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波动。
  6. 梨花与泪倾:梨花如泪水般倾泻,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7. 别时不似见时情:分别时的情感与相见时截然不同,强调情感的变化。
  8.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在明月照耀下,江面上我刚刚醒酒,似乎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修辞手法:

  • 对比:槐绿与榴红的对比,表现出情感的矛盾。
  • 拟人: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赋予自然意象以人的情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如“一帆烟雨”代表离别的轻盈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离别时的惆怅,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绿:象征宁静与生命的延续。
  • 榴红:代表青春的热情与生命的绚烂。
  • 玉人:象征美好的人情与情感的寄托。
  • 烟雨:代表离别时的朦胧与不确定性。
  • 梨花与泪:象征离别的伤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人”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一位古代诗人
    C. 自然中的花卉

  2.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揭示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思考与领悟

  3. 诗中提到的“柳叶随歌皱”体现了: A. 离别的轻松
    B. 情感的波动
    C.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2.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与哲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南歌子》 vs 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词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黄庭坚更侧重于外在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内省与自我情感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