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孔毅父》
时间: 2025-01-17 09:48: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呈孔毅父》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管城子不再有食肉的模样,而孔方兄却有一封绝交的书信。文章的功用并不为世所重视,和丝窝上缀着露珠没有什么区别。编校书籍的著作经常被朝廷召回,但仍然能够在车上询问近况。我忽然想起和僧侣在床上共享野饭的情景,梦中随秋天的雁群飞到东湖。
注释:
字词注释:
- 管城子:指管城子这个人,可能是朋友或同辈。
- 孔方兄:指孔方兄,即指钱币,表示与朋友的绝交。
- 丝窠:指丝茧的窝,象征着细小而无用的东西。
- 校书:指校对书籍,著作的工作。
- 绝交书:指断交的信件。
- 僧床:指和尚的床。
- 秋雁:指秋天迁徙的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 “管城子无食肉相”:可能暗指朋友不再如从前那样光鲜亮丽。
- “孔方兄有绝交书”: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迁。
- “梦随秋雁到东湖”:意象中表达思乡之情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以清新、自然见长,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友谊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尤其是在朋友关系和个人成就方面的反思。
诗歌鉴赏:
《戏呈孔毅父》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通过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个人成就的无奈,展现了黄庭坚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首句中提到的“管城子无食肉相”,暗示着友人之间的疏离,而“孔方兄有绝交书”则进一步强调了关系的决裂。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出黄庭坚对文学及其影响力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在世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犹如“丝窠缀露珠”,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在最后两句中,黄庭坚回忆起与朋友共享野餐的快乐时光,这种简单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诗中蕴含的淡淡忧伤、怀旧之情与人生哲理,使得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之中,展现出深邃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管城子无食肉相”: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友人不再如以前那样亲近。
- “孔方兄有绝交书”:进一步强调了关系的决裂,用“孔方兄”作为隐喻,指代朋友之间的经济往来。
- “文章功用不经世”:反映对自己文学价值的自我怀疑。
- “何异丝窠缀露珠”:将自己的成就比作微不足道的露珠,形象生动。
- “校书著作频诏除”:暗示文学作品的频繁被召回,表明对自己成就的不满。
- “犹能上车问何如”:尽管如此,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关注。
- “忽忆僧床同野饭”:回忆与友人简单快乐的时光。
- “梦随秋雁到东湖”: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章的功用比作露珠,表现其微小与无用。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孔方兄”隐喻朋友间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文学价值和个人感受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黄庭坚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管城子:象征着昔日的朋友。
- 孔方兄:象征着财物或利益,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 丝窠:象征微不足道的成就。
- 秋雁: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东湖: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管城子”指代什么?
- A. 地名
- B. 朋友
- C. 诗人自己
-
诗人对自己文章的看法是:
- A. 非常重要
- B. 微不足道
- C. 值得骄傲
-
“梦随秋雁到东湖”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归属感
- B. 离别的伤感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中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具豪放与壮志,而黄庭坚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词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