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时间: 2025-01-01 12:4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唐代:张九龄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王者思念着钜鹿,晋朝的将领在弘农地区奋勇作战。
王濬进入蜀地,运筹帷幄,平定了吴国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
虽然与浑将军不太合作,但归皓却真正堪称英雄。
孤独的成就经历了千年,流传的名声让圣上感动。
万乘之国的军队穿越荒凉的陇地,他的一瞥便让人感到威风凛凛。
即使古老的节操不曾被抛弃,如今的人们仍然争相效忠。
注释
- 钜鹿:古地名,汉朝初期的一个战役地点,王者在此地作战。
- 弘农: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活动区域。
- 蜀:指蜀汉,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
- 浑:浑瑊,指与王濬同时代的将领。
- 归皓:指王濬,表明其忠诚与英勇。
- 孤绩:独自的功绩,指王濬的历史贡献。
- 万乘:代表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雄厚。
典故解析
王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他平定吴国叛乱的功绩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提到的“古节”指的是王濬对忠诚与节操的坚持,反映了唐代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尊重与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其诗作以气势宏伟、情感真挚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奉命写的,旨在悼念王濬,表达对其历史功绩的赞美。唐代社会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反映了当时对忠诚与英雄主义的推崇。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情怀的诗。诗人以王濬的历史功绩为主线,勾勒出一幅英雄豪杰的画卷。诗中的王濬被描绘为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孤独而伟大的英雄,其成就不仅在于战功,更在于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坚守。诗中反复出现的古节与今人的对比,突显了王濬的卓越与当代人的追随,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延续。
全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四句讲述王濬的战功和历史地位,后两句则转向对其精神的阐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通过对王濬的描绘,张九龄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表达了对忠诚、节操的赞美,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王思钜鹿:开篇即提到汉朝的伟大王者,强调历史的传承。
- 晋将在弘农:引入晋朝的背景,说明历史的延续。
- 入蜀举长算:描述王濬的智谋,表现其军事才能。
- 平吴成大功:直接指出其伟大的军事成就。
- 与浑虽不协:提及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复杂的历史背景。
- 归皓实为雄:赞美王濬的英勇。
- 孤绩沦千载:强调王濬的成就历久弥新。
- 流名感圣衷:说明历史的影响力与对后人的影响。
- 万乘度荒陇:形象描绘士兵的壮阔场面,增强气势。
- 一顾凛生风:表现王濬的威严。
- 古节犹不弃:强调传统道德的价值。
- 今人争效忠:结尾强调对古节的继承与当代人的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形成整齐的对称美。
- 比喻:通过“万乘度荒陇”比喻国家的强大。
- 夸张:如“一顾凛生风”展示了王濬的威严。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王濬的追忆与赞美,表达了对忠诚、英雄精神的崇尚,强调历史的延续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王:象征着历史的荣耀与伟大。
- 王濬:作为英雄的象征,体现忠诚与勇气。
- 古节:代表传统的道德观念,表达对历史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濬与哪位将领关系不太融洽?
- A. 浑瑊
- B. 刘备
- C. 曹操
-
诗中提到的“万乘”意指什么?
- A. 国家强大
- B. 个体英雄
- C. 军队数量
-
“古节犹不弃”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古人忠诚的怀念
- B. 对现代人的批评
- C. 对历史的无感
答案
- A. 浑瑊
- A. 国家强大
- A. 对古人忠诚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比较张九龄的《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但张九龄侧重于对忠诚与英雄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倾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意象、情感及历史背景上各具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