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仆田卿酬殷尧藩侍御见寄》
时间: 2025-01-17 08:4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往还知分熟,酬赠思同新。
嗜饮殷偏逸,闲吟卿亦贫。
古苔寒更翠,修竹静无邻。
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
浅才唯是我,高论更何人。
携手宜相访,穷行少路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往来交往已久,彼此之间的情感愈加熟悉,互相赠送诗歌也有了新的感受。饮酒作诗是殷尧藩的特长,我虽无名却也乐于吟唱。古老的青苔在寒霜中愈发青翠,修竹静谧无声,显得更加孤独。促膝而坐,灯光下酒杯漂浮,耳边传来鸿雁的哀鸣,仿佛全身都被霜气覆盖。我的才学浅薄,谁又能有更高的见解呢?不如携手相约,踏上这少有人走的尘土之路。
注释
- 往还:交往往来。
- 分熟:指彼此的情感愈加熟悉。
- 酬赠:互相赠送诗歌。
- 嗜饮:喜好饮酒。
- 闲吟:悠闲地吟诗。
- 古苔:指古老的青苔。
- 修竹:修长的竹子。
- 促席:在席上促膝而坐。
- 鸿霜:指鸿雁的鸣叫,象征寒冷。
- 浅才:才学浅薄。
典故解析
- 鸿: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思乡之情,多指鸿雁。
- 寒翠:常用于描写秋冬季节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779年-约84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姚合为人低调,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诗,作品以抒怀见长。他的诗中常融入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悟,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回应殷尧藩的赠诗,表现了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生活的共同感受。在唐代,文人间的交往往通过诗歌进行,诗歌成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和太仆田卿酬殷尧藩侍御见寄》是一首充满友谊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往还知分熟”表明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彼此的了解与默契使得赠诗的意义更加深远。接着,诗人提到“嗜饮殷偏逸”,表明对友人品酒作诗的赞赏,同时也表现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
“古苔寒更翠,修竹静无邻”两句,以自然景象象征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安静,古苔与修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孕育生机的意境。而“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则转向一种更加直接的情感交流,促膝而坐,酒杯浮动,耳边的鸿雁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变迁与心境的孤寂。
最后两句“浅才唯是我,高论更何人”展现了诗人的自谦与对高人雅士的敬仰,而“携手宜相访,穷行少路尘”则是对友谊的呼唤,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游穷途的愿望,充满了人情味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还知分熟:表明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情已深。
- 酬赠思同新:互相赠诗的思绪总是充满新意。
- 嗜饮殷偏逸:赞美殷尧藩的饮酒才能。
- 闲吟卿亦贫:虽然闲吟,但生活也不富裕。
- 古苔寒更翠:古老的青苔在寒霜中愈显青翠。
- 修竹静无邻:修长的竹子显得孤寂无声。
- 促席灯浮酒:在灯下,酒杯飘浮,气氛温馨。
- 听鸿霜满身:耳边传来鸿雁的哀鸣,令人感伤。
- 浅才唯是我:自谦自己的才学不足。
- 高论更何人:感叹世上鲜有高论之人。
- 携手宜相访:呼唤友人共同相约。
- 穷行少路尘:愿意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同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苔与修竹比喻为诗人的孤独与清净。
- 对仗:如“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听鸿霜满身”,赋予鸿雁以情感色彩,增强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古苔、修竹等自然意象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尚情谊的向往,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苔: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 修竹: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 鸿雁: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古苔”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岁月的流逝
- C. 友谊的深厚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修竹”体现了诗人对____的赞美。
-
判断题:诗人认为自己才学高超。(对/错)
答案
- B
- 坚韧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姚合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以自然景象与友谊为主题,但姚合的诗更侧重于自我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注重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姚合 vs 李白:姚合的风格清新自然,李白则更为豪放奔放,二者在表达友谊时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姚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