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琴歌》
时间: 2025-01-17 10:3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颖师琴歌
作者:李贺(唐代)
别浦云归桂花渚,
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
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珮清臣敲水玉,
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
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
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
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
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
奉礼官卑复何益。
白话文翻译:
在别浦的云雾中,桂花的渚边,
蜀国的琴弦中传来双凤的低语。
芙蓉的叶子在秋天落下,鸾鸟已离去,
越王在夜晚起身游览天姥山。
暗珮的清臣敲击着水玉,
渡海的蛾眉牵引着白鹿。
谁在长桥上挟剑而去,
谁又在浸发中题写春竹。
竺僧在我门前静立,
梵宫的真相在眉棱中显现。
古琴的长约八尺,
峄阳的老树并非桐树的后代。
凉馆中弦声惊动了病客,
药囊暂时离开了龙须席。
请歌唱,直接请卿相歌,
奉礼的官员卑微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 别浦:指别离的水边。
- 桂花渚:桂花生长的小洲。
- 蜀国:古代指今四川省。
- 双凤:象征美好的声音或美妙的事物。
- 越王:指越王勾践。
- 游天姥:天姥山,古代名山。
- 暗珮:指一种佩饰,通常用玉制成,象征清雅。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翅般细长。
- 竺僧:指佛教的僧人。
- 梵宫:指佛教殿堂,象征神秘和庄严。
- 古琴:古代的乐器,象征高雅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激昂、想象丰富、语言华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奇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著称,常常表现个人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李贺创作《听颖师琴歌》时,正处于唐代中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受到儒、道、佛等多种思想的影响。这首诗写于他对音乐、自然及人生的思考之中,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听颖师琴歌》是一首充满音乐感和意象美的诗,诗中通过琴声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哲理的思考。开篇以“别浦云归桂花渚”描写了自然景色,展现了心灵的宁静和对桂花的眷恋。接下来“蜀国弦中双凤语”让读者感受到乐音的美妙,仿佛耳边回荡着悠扬的琴声。李贺在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和典故,如越王勾践的游历,展示出诗人超越现实的思维能力与广博的知识。
诗中所用意象丰富多彩,如“秋鸾离”、“暗珮清臣”等,形成了鲜明的诗歌风格。李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游走,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思。最后一句“奉礼官卑复何益”,发人深省,表明李贺对世俗权力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别浦的桂花和云雾,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 第二联通过蜀国的琴声,传达出一种神秘而优美的意境。
- 第三联提到凋零的芙蓉,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流逝。
- 第四联借用越王游览的故事,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后面各联通过对音乐和境况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暗珮清臣敲水玉”,将清臣和水玉进行对比,表现出音乐的清雅。
- 对仗:全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
- 拟人:如“秋鸾离”,赋予鸾鸟生命和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李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高洁与美好。
- 双凤:象征吉祥与和谐。
- 秋鸾:象征离别与哀愁。
- 白鹿:象征灵性与超脱。
- 古琴:象征文化与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湖南
- C. 浙江
-
“别浦云归桂花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离愁别绪
- B. 喜悦
- C. 惊讶
-
作者李贺生活在什么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贺与王维的诗歌均有音乐意象,但李贺更注重情感的激荡,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恬淡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