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
时间: 2025-01-01 15:43:57意思解释
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
作者: 揆叙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白话文翻译
打开书卷,悲风阵阵,仿佛在纸上听到笳声。
杨朱在岔路上哭泣,王粲难免思念家乡。
我年少时的文章超越了同辈,洛阳的传闻使纸张更为珍贵。
曾经的美誉标榜三位凤凰,特别是季札最为称道。
从古至今,才华和命运总是相互妨碍,失去水和风又岂会有常态。
不允许小舟归来鹤市,反而使得全家都逃窜至荒凉之地。
骨肉分离滞留边疆,和江水一样冷,霜降如飞蚤。
亭伯空怀去国之悲,初明的月亮漫洒在通天的表面。
啮雪吞毡的二十个春天,经历了无数的艰险与辛劳。
莺花仍然怀念江南的月亮,节序的变化无情伤害漠北的人。
时常握笔表达内心的情感,万千的恨与愁在此间流露。
即使生还后写下草堂的诗句,旅梦仍然惊醒我在瓯江的失路。
我曾与友人骑竹游玩,留下的遗编让我泪水潸然。
不要说在边塞心情苦闷,依然有人间的著作传世。
注释
- 开卷: 打开书卷。
- 笳声: 笳,古代的一种乐器,声调悲凉。
- 杨朱: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以仁义著称,因其弟弟死于他乡而感伤。
- 王粲: 三国时期的诗人,因思乡而作诗著称。
- 弱龄: 年少的年龄。
- 洛下: 指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 三凤凰: 指三位杰出的人物。
- 季札: 春秋时期的名士,以其才华而著称。
- 扁舟归鹤市: 意指归去的渴望。
- 亭伯: 指阮籍,古代文人的悲伤情怀。
- 啮雪吞毡: 形容生活艰辛,经历磨难。
- 江南月: 指江南的美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揆叙,清代诗人,以其才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错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悲风”开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及的杨朱和王粲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借用“弱龄”和“洛下”等意象,表达了年轻时的才华横溢却又不得志的无奈,揭示了才命相妨的无常。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骨肉离散、流离失所的描绘,传达了对战乱与离别的深切痛苦。同时,通过“莺花尚忆江南月”的意象,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历史与现实交织,显示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卷飒飒悲风生: 打开书卷,悲风阵阵,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 仿佛纸上闻笳声: 仿佛在纸上听到笳声,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杨朱自向歧路哭: 追忆杨朱,表达对人生选择的哀叹。
- 王粲岂免思家情: 引用王粲,强调思乡之情。
- 弱龄文章超流辈: 反思年轻时的才华与命运的差距。
- 洛下传闻纸增贵: 洛阳的文化声誉使得书籍更为珍贵。
- 嘉誉曾标三凤凰: 赞美历史上三位杰出人物。
- 就中季札尤称最: 强调季札在其中的特别地位。
- 从来才命两相妨: 表达才华与命运的矛盾。
- 失水抟风岂有常: 失去与变迁是常态。
- 未许扁舟归鹤市: 不允许归乡的渴望。
- 翻教尽室窜龙荒: 家庭的逃避与荒凉。
- 骨肉流离滞边徼: 描述离散与流亡的痛苦。
- 混同江冷霜飞蚤: 与江水的冷漠相对比。
- 亭伯空衔去国悲: 引用阮籍的悲伤。
- 初明漫上通天表: 初明的月亮与人间的悲愁。
- 啮雪吞毡二十春: 形容经历的艰辛。
- 饱经险阻历艰辛: 反映个人的奋斗与磨难。
- 莺花尚忆江南月: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节序徒伤漠北人: 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
- 时时握管摅情素: 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望。
- 万恨千愁此中露: 诗中流露出的无尽愁苦。
- 生还虽赋草堂词: 生活虽安稳,内心仍有不甘。
- 旅梦犹惊瓯脱路: 旅行中的迷茫与不安。
- 我昔从游骑竹年: 回忆年轻时的无忧时光。
- 遗编展玩泪潸然: 通过遗留的作品流露情感。
- 休言塞外心颜苦: 不必说在边塞心情苦闷。
- 剩有人间著作传: 最后强调人间仍有传世之作。
修辞手法:
- 比喻: “啮雪吞毡”比喻生活的艰辛。
- 拟人: “悲风生”使自然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 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家国情怀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离别、思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对才华与命运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笳声: 代表悲伤与思念。
- 杨朱、王粲: 历史人物,象征思乡之情。
- 江南月: 美好与怀旧的象征。
- 鹰鹤、龙荒: 自由与失落的对比。
- 亭伯: 代表文人的悲伤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开卷时,诗人感受到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焦虑 -
诗中提到的杨朱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战国
B. 三国
C. 汉代
D. 唐代 -
诗中提到的“江南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美好与怀旧
C. 战争
D. 快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情怀,但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怀念。
- 李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复杂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揆叙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