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长桥春水拍堤沙》

时间: 2025-01-16 22:21:43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长桥春水拍堤沙
作者: 仲殊 〔宋代〕
长桥春水拍堤沙。
疏雨带残霞。
几声脆管何处,
桥下有人家。
宫树绿,晚烟斜。
噪闲鸦。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
满面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长桥上,水波拍打着堤岸的沙子。
细雨夹带着残余的晚霞。
不知从何处传来几声清脆的管乐,
桥下有几户人家。
宫墙外的树木绿意盎然,晚霞轻轻倾斜。
悠闲的乌鸦在喧闹。
山的光景无穷无尽,水面的风长久萦绕,
满脸都是飞舞的杨花。

注释

  • 长桥:指长长的桥,象征着连接与距离。
  • 拍堤沙:水波拍打堤岸,形象地描绘出春水的生动。
  • 疏雨:细雨,表示春天的雨水稀疏而柔和。
  • 残霞:指傍晚时分的余晖,霞光未尽。
  • 脆管:清脆的乐器声,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宫树:指宫廷中的树木,象征着繁华与生机。
  • 晚烟斜:傍晚的烟雾轻轻倾斜,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噪闲鸦:鸟儿的叫声,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
  • 山光无尽:山的美景绵延无尽。
  • 水风长在:水面上轻风常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氛。
  • 满面杨花:春天的杨花飞舞,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殊,字楚权,号元白,宋代诗人,以词名于世,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天,描绘了春水、桥、细雨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世间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诉衷情·长桥春水拍堤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自然美景和人间生活融为一体。诗中“长桥春水拍堤沙”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画面,水波轻拍,声声入耳,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春风拂面的景象中。接下来的“疏雨带残霞”,则通过细雨和晚霞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温柔而惬意的气氛,给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感受。

“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则引入了人居的元素,打破了自然的单一性,使得景与人相互交融,增强了词的生活气息。之后的“宫树绿,晚烟斜,噪闲鸦”,则通过宫墙外的树木和悠闲的乌鸦,展现了春日的盎然生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的“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景物的广阔,也深化了诗的情感。山水之间,风轻杨花,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桥春水拍堤沙:描绘春天的长桥,水波轻拍堤岸,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2. 疏雨带残霞:细雨中夹杂着晚霞,呈现出温柔的春天气息。
  3. 几声脆管何处: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清脆的乐声,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4. 桥下有人家:桥下有几户人家,体现出人间烟火气息。
  5. 宫树绿,晚烟斜:树木郁郁葱葱,傍晚的烟雾轻轻倾斜,营造出一种柔和的画面。
  6. 噪闲鸦:悠闲的乌鸦叫声,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7. 山光无尽,水风长在:山的美景延绵无尽,水面上的风悠然常在。
  8. 满面杨花:春天的杨花飞舞,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生动的意象比喻,描绘春天的美景。
  • 对仗:如“山光无尽,水风长在”,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添了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桥:象征连接与距离,传达一种思念与期盼。
  • 春水: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疏雨:象征温柔与细腻。
  • 残霞: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把握。
  • 脆管:代表乐趣与生活的音符。
  • 宫树:象征繁华与生机。
  • 杨花:春天的象征,赋予诗歌轻盈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桥”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桥梁
    • C. 山
  2. “几声脆管何处”中的“脆管”指的是?

    • A. 清脆的乐器声
    • B. 鸟鸣声
    • C. 风声
  3.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仲殊 vs. 李清照:两者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情,但李清照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而仲殊则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仲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