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

时间: 2025-01-04 09:15:01

今年叶底已藏花,来岁还抽后岁芽。

代谢乘除无了日,须将定力看浮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年叶底已藏花,
来岁还抽后岁芽。
代谢乘除无了日,
须将定力看浮华。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树叶底下已经藏有花蕾,明年还会再抽出新的芽。世间万物的更替和变化是没有尽头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用坚定的心态去看待那些浮华的事物。

注释:

  • 叶底:树叶的底部,指树叶与花蕾相伴而生的状态。
  • 藏花:隐秘地孕育着花蕾,象征着潜在的希望和美好。
  • 后岁芽:明年会长出新的芽,意味着新生和未来。
  • 代谢:指生物的更替生长和衰亡。
  • 乘除:比喻生命中的各种变化和计量。
  • 定力:指内心的安宁和坚定的信念。
  • 浮华:表面光鲜而不实质的事物,象征虚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代谢”与“浮华”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对生命循环和事物本质的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强调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通过自然现象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刻,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规律,体悟人生的真谛,反映了对于岁月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感物》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深刻揭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诗中“今年叶底已藏花,来岁还抽后岁芽”的描写,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与持久,象征着希望的常在。诗人以小见大,通过植物的生长变化,映射出人生的哲理,提醒我们即使在浮华的世界中,内心的坚定与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代谢乘除无了日”则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思考。最后一句“须将定力看浮华”则为整首诗的主题升华,告诫人们应以定力面对繁华与浮躁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醒。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值得仔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今年叶底已藏花”:描写植物生长的状态,隐含着希望。
    • “来岁还抽后岁芽”:预示着未来的生机与新生的可能性。
    • “代谢乘除无了日”: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的无穷无尽。
    • “须将定力看浮华”:强调内心的坚定与对浮华的超然态度。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藏花”与“抽芽”对比出生命的延续。
    • 用“代谢乘除”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更迭与变化。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要以坚定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无常和浮华,珍惜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与生长。
  • :代表美好与希望。
  • :象征新的开始与未来的可能。
  • 浮华:象征生活中的表面现象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年叶底已藏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感
    • B. 希望感
    • C. 急躁感
  2. “须将定力看浮华”中的“定力”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的成功
    • B. 内心的坚定
    • C. 短暂的享乐
  3. 诗中提到的“代谢乘除”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生命的变化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姜特立的《感物》相比,陶渊明更倾向于寻求内心的宁静,而姜特立则更多地关注对生命变化的理解和面对浮华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