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季昭谪象州》
时间: 2025-01-19 21:4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胡季昭谪象州
作者:刘梦才 〔宋代〕
绍兴宝庆百年余,
古往今来说二胡。
论事直须弹恳切,
立朝端不忍阿谀。
两贤幸属吾州有,
万事何曾公议无。
象郡新宁不同诏,
九重天子正仪图。
白话文翻译
在绍兴宝庆年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古往今来谈论的都是二胡的事情。
论事的时候必须要直言不讳,
在朝廷上立身处世绝不能阿谀奉承。
两位贤人正好在我州任职,
所有事情何曾有过公议呢?
象郡的新宁与众不同,
九重天子正在绘制正仪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绍兴宝庆:指的是南宋绍兴年间的宝庆年间。
- 二胡: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二位胡人,可能指某种典故或人物。
- 弹恳切:直接而真挚地表达。
- 阿谀:谄媚、奉承。
- 贤:指有才德的人。
- 万事何曾公议无:所有事情何曾没有经过公正的讨论。
- 象郡新宁:象州的一个地区,含有对行政区划的提及。
- 九重天子:指的是皇帝,九重表示地位的尊贵。
典故解析:
- 二胡:在历史上,胡人常常作为外族的代表,可能暗指外族人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 阿谀:反映了作者对朝政的不满,强调了直言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梦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于世。他的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朋友的送别,表达了对时事的看法及对贤人的推崇,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胡季昭谪象州》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刘梦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抒发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二胡”,不仅是历史人物的代称,也象征着外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及政治动态的变化。诗人强调在论事时直言不讳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阿谀奉承的深恶痛绝,体现出他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同时,诗中提到的“两贤幸属吾州有”,表达了对贤才的期待与珍视。这种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贤能之士的推崇,使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最后提到的“九重天子正仪图”,则隐含了对皇权中心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朝廷政策的期待与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绍兴宝庆百年余”:交代时间背景,强调历史的延续。
- “古往今来说二胡”:引出讨论的主题,表明对历史的关注。
- “论事直须弹恳切”:强调直言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的立场。
- “立朝端不忍阿谀”:对朝政的批判,表明诗人对谄媚的反感。
- “两贤幸属吾州有”:表达对贤能之士的珍视与期望。
- “万事何曾公议无”:质疑当下政治的公正性。
- “象郡新宁不同诏”:指出地方政策的特殊性,反映政治的复杂性。
- “九重天子正仪图”:指代皇帝的决策,隐喻政治的权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语言更为严谨。
- 比喻:用“二胡”代指政治中的外族影响,深意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直言不讳、反对阿谀奉承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推崇,反映出他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胡:象征外族与内政的关系,反映历史的变迁。
- 贤:象征着理想政治的支撑力量。
- 九重:象征着皇权的绝对与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胡”指的是什么?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两种乐器
C. 两种外族
D. 两个思想流派 -
诗人对阿谀奉承的态度是? A. 赞成
B. 反感
C. 中立
D. 无所谓 -
“象郡新宁不同诏”中提到的“新宁”是指? A. 一个地区
B. 一个朝代
C. 一种政策
D. 一位名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刘梦才的《送胡季昭谪象州》则更注重政治时事的反思,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