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即事》
时间: 2025-01-17 10:3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园中即事
作者:萧惟豫 〔清代〕
晨昏候母安,此外便聋哑。
胜败两相忘,以金注若瓦。
万物质非铜,造化工始冶。
烦暑不入林,园中避炎夏。
浮云视岂真,松风听未假。
六月余雨泽,禾黍被原野。
二三素心人,弹琴敲棋者。
短服复散发,黄庭手常把。
高枕卧北窗,陶潜吾师也。
白话文翻译
早晚只盼母亲安好,除此之外便是聋哑无闻。
胜败之事早已忘却,金钱如瓦砾一样毫无意义。
万物的本质并非铜铁,造化的工艺才刚刚开始。
烦躁的暑气不再侵入林中,园子里避开了炎热的夏天。
浮云的景象难以相信,松风的声音也并非虚假。
六月的降雨滋润着大地,禾苗与黍米覆盖了原野。
二三个志趣相投的人,正在弹琴下棋。
短衣散发,手中拿着《黄庭经》。
高枕在北窗下,陶渊明是我的老师。
注释
- 候母安:盼望母亲安好。
- 便聋哑:除了这个,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 胜败两相忘:胜利和失败早已不再放在心上。
- 金注若瓦:金钱的价值如同瓦片一样低。
- 万物质非铜:万物的本质并不拘泥于金属。
- 烦暑:炎热的夏天。
- 浮云视岂真:浮云的形态不一定真实。
- 禾黍:稻谷和黍米。
- 素心人:志趣高雅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萧惟豫,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日,诗人身处自己的园中,感受自然的清新和宁静,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夏日园中即事》是一首表现清凉淡泊心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园中宁静的夏日景象,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晨昏候母安”,将人情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将关心母亲的情感与自身的安宁关联在一起,显示了诗人对亲情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则逐渐引向对世事的淡泊。“胜败两相忘,以金注若瓦”,通过对比胜败与金钱的轻视,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无所谓。接下来的“万物质非铜,造化工始冶”,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的本质与自然的伟大。在炎热的夏季,诗人选择在园中避暑,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向往。
诗中“浮云视岂真,松风听未假”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浮云和松风都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存在。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志趣相投的人和陶渊明,表达了作者的心灵归属与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理想,体现出一种“高枕卧北窗”的悠闲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晨昏候母安:表达对母亲健康的关心,情感真挚。
- 之外便聋哑:表明对其他事物的漠然。
- 胜败两相忘:对成功和失败不再计较,体现淡泊。
- 以金注若瓦:金钱的价值如瓦片,显示对物质的冷漠。
- 万物质非铜:强调万物的本质不应被金属限制。
- 造化工始冶:自然界的力量和创造之美。
- 烦暑不入林:描述园中避暑的惬意。
- 园中避炎夏:表现对自然环境的享受。
- 浮云视岂真:浮云的变化让人思考真实性。
- 松风听未假:松风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真实。
- 六月余雨泽:描述夏季的雨水滋润大地。
- 禾黍被原野:田野中稻谷与黍米的丰收景象。
- 二三素心人:提到志趣相投的人,增添人文气息。
- 弹琴敲棋者:表现生活中的雅趣与闲适。
- 短服复散发:描绘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
- 黄庭手常把:提及道教经典,展现内心修养。
- 高枕卧北窗:最后一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对比:如胜败与金钱的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宁静。
- 意象:如“浮云”、“松风”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隐逸”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变幻与无常,表达对事物真实性的思考。
- 松风:象征清幽与自在,代表自然的宁静。
- 禾黍:象征丰收与富饶,反映田园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胜败两相忘”,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名利
B. 亲情
C. 友情 -
诗中“烦暑不入林”说明了什么?
A. 夏天炎热
B. 诗人喜欢林中环境
C. 诗人不喜欢园中 -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哪个经典?
A. 《道德经》
B. 《黄庭经》
C. 《论语》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体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绘,展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全集》
- 《王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