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作者: 喻凫 〔唐代〕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
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
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白话文翻译:
在沙西的林间小寺,殿宇依偎在石棱之间。
清晨的月光下,僧人正在汲水,夕阳映照着钟声传来。
河水冲刷着绿色的野地,鸟儿在白云间飞翔而来。
日落时分,我的思念愈加深重,心里却不曾想回到京城。
注释:
- 沙西:指沙西地区,可能是一个地名。
- 林杪:林间的顶部,形容寺庙所处环境幽静。
- 殿倚石棱开:殿宇依靠在石头的边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寺庙的地理位置。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僧汲井:僧人在打水,表现出寺庙生活的宁静。
- 残阳:夕阳,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 钟殷台:钟声在台上响起,台指庙宇中的钟楼或平台。
- 河冲绿野去:河流流向绿色的田野,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鸟背白云来:鸟儿在白云间飞翔,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
- 日夕唯增思:日落时分,思念愈发沉重。
- 京关:指京城及其关口,暗示归乡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盛夏,作者在龙翔寺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中却充满对京城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龙翔寺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沙西林杪寺”引入,自然景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寺庙的静谧和幽深。随着“晓月僧汲井”,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僧人日常生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夕阳的“残阳钟殷台”与自然的“河冲绿野去”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的“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京城的思念愈加浓烈,虽身处静谧的寺庙,但心中却无法摆脱对故乡的牵挂。这种情感的矛盾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哲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西林杪寺,殿倚石棱开。” 诗人首先描绘寺庙的环境,展现出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
- “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 通过描写晨月和夕阳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变幻。
- “河冲绿野去,鸟背白云来。” 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
- “日夕唯增思,京关未想回。” 诗人内心的思念愈加强烈,形成情感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如“鸟背白云来”,将鸟描绘得如同载着云彩,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晓月僧汲井,残阳钟殷台”,在结构上形成了美妙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静谧生活与个人思乡情感,探讨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西林杪寺: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庇护。
- 晓月、残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日夜交替,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思念的加深。
- 河、鸟、云:自然的象征,表现自由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冲绿野去”指的是什么意象? A. 人的归乡
B. 自然景色
C. 思乡情感
答案:B -
“日夕唯增思”中的“思”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思考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寺庙的感悟
答案:B -
诗中描绘的寺庙环境主要表现了哪些特点? A. 喧闹
B. 宁静与幽深
C. 繁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结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春天的早晨表现出对自然生机的赞美,两者都共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