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作者: 喻凫 〔唐代〕
楚鞋应此世,只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不愿出院的僧人,他身着楚地的鞋子,似乎只是在寺院的青苔上游走而已。眼前的景象如同花草般美丽,而他的身心却在石头上静坐修行。寺院的寒声传入耳中,而城外的烽火台则隐约可见。若想要随意采撷那闲云,然而这些闲云却有自己的去留。
注释:
- 楚鞋:指的是楚地的鞋子,象征着南方文化或风格。
- 砌苔:砌石上长苔,体现了寺院的清幽与宁静。
- 色相:色彩与外表的意思。
- 身心:身与心,代表一个人整体的存在。
- 声寒:寒冷的声音,可能指寺院的寂静或秋冬的寒意。
- 节院:指寺院的节气,可能与节日有关。
- 城黑:指城外的黑暗,象征着外界的喧嚣。
- 烽楼:指的是古代用以传递消息的塔楼。
- 闲云:无拘无束的云,象征着自由与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寺庙,以及隐逸生活,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之时,许多文人隐居于寺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修行。诗歌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的僧人似乎与外界隔绝,体现了他对世俗的淡漠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他的楚鞋只是在苔藓上轻轻走动,象征着他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则进一步突出了他对外在美的欣赏与内心修行的专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表象与内在的深刻思考。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句中,寒冷的声音和城外的烽火相呼应,暗示着外部世界的动荡与纷扰与寺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更是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随意而行的向往,同时也承认了自然事物的自主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僧人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修行和自由的深刻反思,给人以极大的启发与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鞋应此世,只绕砌苔休:穿着楚地的鞋子,似乎只是在寺院的青苔上轻轻走动,暗示着对世俗的淡然。
-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赏花的外在美与内心的静修形成对比,表达对真理的追求。
-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寺院的冷清与外部世界的混乱相对应,表现出内外的冲突。
-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但也承认自然有其规律。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心坐石修”和“色相栽花视”,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结构。
- 比喻:闲云象征自由,表现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楚鞋:象征南方文化与生活方式。
- 砌苔:代表寺院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鞋”代表什么?
A. 旧衣服
B. 归属南方的文化
C. 武器 -
诗中所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喧闹的城市
B. 寂静的寺院
C. 繁华的集市 -
“闲云有去留”这句中的“闲云”指的是什么?
A. 自由与随意
B. 繁忙的生活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喻凫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