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时间: 2025-01-14 12:41:12

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

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

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

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
作者: 陆游 〔宋代〕
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
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
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
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几乎没有人迹,屋子又低矮,只适合老人居住。红色的炉火映照着清静的环境,绿酒让我在孤独中感到慰藉。狗吠声惊动了飘落的树叶,栖息的鸟儿也在昏暗的树林中更换栖息的地方。人世间本就困难重重,感慨这些不必太过深入。

注释:

字词注释:

  • 地僻:偏僻、远离人烟的地方。
  • 屋低:房屋低矮。
  • 炉红:炉火红亮,形容温暖的火光。
  • 酒绿:指酒的颜色,形容酒的清香和醇厚。
  • 慰孤斟:安慰孤独的心情,斟酒表达情感。
  • 吠犬:狗叫声。
  • 飘叶:飘落的树叶。
  • 栖禽:栖息的鸟类。
  • 暗林:阴暗的树林。
  • 感慨:感叹、感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环境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历经战乱,身世坎坷,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沉郁之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个人处境的反思。

创作背景:
《夜坐》作于陆游晚年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在偏远地区的孤独与沉思。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到世事的纷扰与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坐》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夜晚画面。诗中“地僻少人迹,屋低便老人”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偏僻、闲适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却又暗含了孤独的情感。接下来的“炉红得清坐,酒绿慰孤斟”则通过炉火的温暖和酒的醇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我安慰和对孤独的接受。接下来“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描绘了夜间的生动情境,狗吠声和鸟儿的栖息都让这幅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感。同时,这也反映了生活中小事的变化,与人间的艰难形成对比。最后一句“人间固多难,感慨不须深”则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淡然,诗人不愿细致探讨,而是选择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难。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洞察,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僻少人迹:描绘出环境的偏僻,强调孤独感。
  • 屋低便老人:暗示居住者的年纪和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清贫的生活。
  • 炉红得清坐:炉火的红光带来温暖,诗人感到舒适。
  • 酒绿慰孤斟:酒是一种社交的象征,虽孤独但能自得其乐。
  • 吠犬惊飘叶:生活的细微变化,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息。
  • 栖禽换暗林: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
  • 人间固多难:总结人世间的艰难,反映诗人的人生观。
  • 感慨不须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困境的淡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吠犬惊飘叶,栖禽换暗林”,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树叶的飘落和鸟儿的栖息赋予自然界以生命感。
  • 比喻:以“炉红”与“酒绿”形象化生活的温暖与安慰。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偏远、孤独生活的接受和对人世困扰的淡然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慨,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红:象征温暖与宁静。
  • 酒绿:象征个人内心的慰藉与享受。
  • 飘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暗林:象征内心的深邃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屋低便老人”的意思是:
    A. 房屋很高
    B. 房屋低矮,适合老人
    C. 房屋很旧
    D. 房屋很新

  2. “炉红得清坐”中的“炉红”指的是:
    A. 绿色的酒
    B. 温暖的炉火
    C. 灯光
    D. 夕阳

  3. 诗人对人间的态度是什么?
    A. 深感失望
    B. 感慨不深
    C. 充满希望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写夜晚思念兄弟的情感。
  • 王维的《鸟鸣涧》:表达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夜坐》相比,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环境,但其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与内心的宁静。陆游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