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避暑用辘轳体》
时间: 2025-01-04 06:5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避暑穿林随所之,一奴每负胡床随。
望秋槁叶有先陨,未暮赫日无余晖。
轮囷离奇涧松古,勾輈格磔蛮禽悲。
北岩竹间最惨栗,清啸倚石真忘归。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避暑,随意游玩,一名仆人背着我的胡床相随。
远望秋天干枯的树叶,有的已经落下,夕阳西下,光辉渐渐消散。
古老的松树在奇特的山涧旁,悲鸣的鸟儿在此低吟。
在北岩的竹林中,最叫人心痛的是那凄惨的栗树,
我倚着石头清啸,完全忘记了归路。
注释:
- 胡床:一种古代的坐具,方便携带。
- 槁叶:干枯的叶子,指秋天落叶。
- 赫日:炽热的太阳,形容阳光明亮。
- 轮囷:指不规则的岩石或山涧。
- 勾輈:形容鸟类的叫声,带有悲伤的情绪。
- 惨栗:形容栗树的凄惨和悲凉。
- 清啸:指高声吟唱。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山林避暑景象与唐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及历史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国家兴亡、个人抱负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之时,诗人借避暑之游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东山避暑用辘轳体》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避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开篇描绘了诗人闲适的避暑场景,仆人背着胡床,显示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秋天的景象,槁叶飘落、日色渐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种由静到动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视觉上更为丰富。
在意象上,古老的松树和悲鸣的鸟儿,传达出一种苍凉和无奈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切感悟。同时,北岩竹间的栗树惨状,唤起了读者对生命脆弱的思考。而最后一句“清啸倚石真忘归”,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避暑穿林随所之:在林间避暑,自在游玩。
- 一奴每负胡床随:有一名仆人跟随,背着我的胡床。
- 望秋槁叶有先陨:远望秋天干枯的树叶,有的已然落下。
- 未暮赫日无余晖:夕阳还未落下,余晖渐渐消失。
- 轮囷离奇涧松古:古老的松树在奇特的山涧旁。
- 勾輈格磔蛮禽悲:悲鸣的鸟儿在此低吟。
- 北岩竹间最惨栗:北岩竹林中,最让人心痛的是凄惨的栗树。
- 清啸倚石真忘归:我倚着石头清啸,完全忘记了归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及秋天的萧瑟。
- 拟人:悲鸣的鸟儿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未暮赫日无余晖”,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个人归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床:象征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 槁叶:代表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松树与鸟:象征自然的古老与生命的悲哀。
- 栗树:传达凄凉的意象,表现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胡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坐具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食物
答案:A
-
“未暮赫日无余晖”中的“赫日”意指?
- A. 明亮的月亮
- B. 炽热的太阳
- C. 温暖的春天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惨栗”是指?
- A. 美丽的花
- B. 凄惨的栗树
- C. 高大的松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自然景象抒发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之美与人生态度。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宁静的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