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忧虑。长城遥远,身处广州的自己如何能参与国家大事呢?与友人共谈天下事务,不要去斗南楼那种繁华场所。自己虽然身处南方,但心中依然抱有为国报效的忠诚与理想。遥望北方,思念的信件如同北来的大雁,心中却又担心这些信件会因时局动荡而沉浮不定。
注释:
- 千里长城手:长城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和壮丽,诗人用“手”字体现出与长城的遥远关系。
- 斗南楼:指的是广州的繁华地标,象征着浮华与喧嚣的生活。
- 瘦露封侯骨:意指自己虽有报国的理想,但身心疲惫,难以实现。
- 丁宁北来雁:丁宁为请求、恳求之意,这里指对北方的思念与牵挂。
- 边信怕沉浮:指北方的书信因战乱或动荡而难以传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85—1146),字德明,号复古,宋代著名诗人,出生于广东。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和写景。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忧虑,作品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虽身处南方,却始终关心北方的局势,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以长城为引,象征着国家的边界和安全,诗人自问身处广州,如何能参与国家事务,反映出一种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虽身处南方,心中却始终怀有报国的情怀。最后两句则通过北雁的意象,表达出对北方战乱的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里长城手:诗人用长城的遥远和手的象征,表现出与国家事务的距离感。
- 如何在广州:质问自己的处境,感慨身在南方却心系北方。
- 共谈天下事:与友人讨论国家大事,表现出对时局的关心。
- 莫上斗南楼: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繁华,保持对国家的忠诚。
- 瘦露封侯骨:描绘自己的理想和忠心,暗含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叹息。
- 忠怀报国秋:强调心中依然怀有为国服务的忠诚。
- 丁宁北来雁:用北雁的比喻,表达对北方亲人的思念。
- 边信怕沉浮:暗示战乱中的信件传递不易,担忧家人消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城比作国家的象征,北雁比作信息的传递。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家国情怀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和稳固。
- 斗南楼:象征繁华与喧嚣。
- 北雁:象征思念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千里长城”象征什么? a) 家庭
b) 国家
c) 朋友 -
诗人对“斗南楼”的态度是? a) 向往
b) 排斥
c) 无所谓 -
“瘦露封侯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忧愁
c) 愤怒
答案:
- b) 国家
- b) 排斥
-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但风格更为豪放。
- 杜甫《春望》:同样关心国家命运,语气更加沉重,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戴复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