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9 20:05: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晏几道
晓日迎长岁岁同。
太平箫鼓间歌钟。
云高未有前村雪,
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
钗头罗胜写宜冬。
从今屈指春期近,
莫使金尊对月空。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迎来了新的一年,岁岁年年都是如此。太平盛世中,箫声和鼓声交织着歌声和钟声。高空中的云还没有下雪,前村的梅花刚刚在昨夜的风中绽放。翠绿色的罗幕,红色的锦筵,装点着冬天的宴席。钗头上的罗绸更显得美丽,适合这个季节。从今天起,春天的日子已不远,不要让金杯在月下空对。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日:清晨的阳光。
- 迎长岁:迎接新的一年。
- 太平:指太平盛世。
- 箫鼓:古代乐器,箫和鼓。
- 前村雪:指之前的村庄下雪的情景。
- 梅小初开:梅花刚刚开始开放。
- 罗幕:指用罗纱做的帷幕。
- 锦筵:用锦缎铺成的席子。
- 钗头罗:钗子上的罗绸。
- 金尊:指酒杯。
典故解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通常与冬季和春天联系在一起。
- 金尊对月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要让美酒在月光下空对而无所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同甫,号小山,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在词中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情趣,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代,正值太平盛世,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期待。诗中融入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悠然自得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开篇通过“晓日迎长岁岁同”,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明亮的清晨,唤起了对新一年的期待。紧接着,诗人以“太平箫鼓间歌钟”描绘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音乐声中透出一片祥和。接下来的“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讯息。梅花的初绽象征着新的开始,带着生机与希望。
在宴席的描写中,诗人用“罗幕翠,锦筵红”展现了生活的富丽堂皇,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节庆氛围。最后,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不要让金杯空对月光,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感慨。这种情感在诗的最后一行“莫使金尊对月空”中达到了高潮,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的深意。
整首词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是一首充满春意与希望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日迎长岁岁同:清晨的阳光迎来了新的一年,表达出时间的延续与恒久。
- 太平箫鼓间歌钟:在太平盛世中,音乐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云高未有前村雪:高空中的云还没有下雪,暗示着冬季尚未结束。
- 梅小初开昨夜风:梅花刚刚在昨夜的风中绽放,象征着新的开始。
- 罗幕翠,锦筵红:描绘宴席的华丽,色彩鲜明,展现出生活的美好。
- 钗头罗胜写宜冬:钗头上的罗绸增添了冬天的美感,体现了女性的装饰之美。
- 从今屈指春期近:从现在开始,春天的日子越来越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莫使金尊对月空:劝诫自己珍惜时光,不要让美酒在月光下空对,寓意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尊”比喻珍贵的时光与美好生活。
- 对仗:如“罗幕翠,锦筵红”,展示了字句的和谐与美感。
- 意象:通过梅花、酒杯等意象,传达诗人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春天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日: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代表春天的到来。
- 金尊:象征珍贵的时光与生活的享受。
- 罗幕、锦筵:象征生活的奢华与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感悟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晓日”指的是哪一时刻?
- A. 清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梅小初开”中的“梅”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新的开始
- C. 悲伤
-
诗人希望金杯不要在什么情况下空对?
- A. 下雨时
- B. 月光下
- C. 晴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细腻的心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哲理思考。
这两首作品与晏几道的《鹧鸪天》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诗词研究》
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与诗词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