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炼师归嵩岳
飘然绿毛节,杳去洛城端。
隔水见秋岳,兼霜扫石坛。
一溪松色古,半夜鹤声寒。
迥与人寰别,劳生不可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炼师飘然离去的情景。他如同轻盈的绿毛浮在空中,渐渐远离洛阳城的边际。隔着水面可以看到秋天的嵩岳,霜雪将石坛打扫得干净。在一条溪水旁,松树的颜色显得古老而苍翠,半夜传来寒冷的鹤鸣声。诗人感到与人世的分离,世俗的劳碌已无法观望。
注释:
- 飘然:轻盈,飘逸的样子。
- 绿毛节:指的是青色的毛发,形容人如仙人般轻盈的状态。
- 杳去:遥远而看不见,形容远离。
- 秋岳:指秋天的山岳,象征着清冷和高远。
- 兼霜:连同霜雪,表明清冷的气候。
- 石坛:指祭祀或修行的石台。
- 松色古:古老的松树颜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鹤声寒:寒冷的鹤鸣声,突出夜的清冷与孤寂。
- 迥与人寰别:完全与人世隔离的意思。
- 劳生不可观:世间的劳碌已无法再看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栖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山水为题材,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常带有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炼师归嵩岳之际,表现了对王炼师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嵩岳作为道教名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送王炼师归嵩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王炼师的飘然归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前两句以“飘然绿毛节”和“杳去洛城端”描绘出王炼师轻盈脱俗的形象,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接着,诗人隔水远望秋岳,融入霜雪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冷的美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清高与孤独。
后半部分诗句则通过“松色古”和“鹤声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最后一句“劳生不可观”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飘然绿毛节:形容王炼师如轻风般飘逸,仿若青色的毛发,暗示其清高脱俗。
- 杳去洛城端:意指远离洛阳城,营造出一种渐行渐远的意境。
- 隔水见秋岳:隔着水面,秋天的嵩岳清晰可见,表示自然的壮美。
- 兼霜扫石坛:霜雪覆盖在石坛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寒冷的气候。
- 一溪松色古:溪边的松树古老而苍翠,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半夜鹤声寒:夜晚传来寒冷的鹤鸣,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迥与人寰别:与尘世完全分离,强调隐逸者的孤独与清高。
- 劳生不可观: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然绿毛节”用比喻手法描绘出王炼师的轻盈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形成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秋岳、松色、鹤声)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清新自然、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王炼师的送别,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归隐山林的渴望,表现出唐代知识分子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绿毛节:象征轻盈与自由,代表隐逸者不受拘束的精神。
- 秋岳:象征孤高与清冷,暗示理想的高远与难以接近。
- 松色古:象征时间的积淀与自然的永恒,体现了隐逸生活的持久性。
- 鹤声寒:象征孤独与清冷,表达隐士的寂寞与对自然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秋岳”象征了什么?
- A. 繁华
- B. 孤高与清冷
- C. 冒险
- D. 喧闹
-
“飘然绿毛节”中的“绿毛节”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隐士
- C. 轻盈的状态
- D. 一种动物
-
诗中“迥与人寰别”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对尘世的向往
-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C. 对金钱的渴望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送王炼师归嵩岳》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但《静夜思》更多强调对家乡的情感,而《送王炼师归嵩岳》则侧重隐逸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