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学谕玗》

时间: 2025-01-04 06:29:49

剑浦昔名族,湘川今世家。

簪缨方赫奕,里巷正光华。

岂意有余庆,翻成不足嗟。

哀哉天道远,福禄一何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浦昔名族,湘川今世家。
簪缨方赫奕,里巷正光华。
岂意有余庆,翻成不足嗟。
哀哉天道远,福禄一何差。

白话文翻译:

昔日剑浦是著名的家族,今天湘川繁华似锦。
头上的簪缨才华横溢,街巷中的人们光彩照人。
谁能想到这份荣光竟然有余庆,反而变成了不足的叹息。
可悲的是天道无常,福气和禄位却相差甚远。

注释:

  • 剑浦:古代的一个著名家族地名,象征着显赫的家世。
  • 湘川:指的是今天的某个地方,意指当代的繁华。
  • 簪缨:指的是士大夫的装饰,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权力。
  • 光华:光辉灿烂,形容繁荣的景象。
  • 余庆:指的是已经享有的福祉和荣华。
  • :叹息,表示对现状的不满或感慨。
  • 天道:指自然法则,或天意,暗指命运的无常。
  • 福禄:指的是幸福和财富,通常与人生的成就相关。

典故解析:

剑浦与湘川的对比,体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家族的兴衰。诗中提到的“余庆”与“天道”,反映了古人对于命运与福祉的思考,尤其是在生死与成败之间,常常感到无奈和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感怀时事、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古老家族兴衰的背景之下,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显赫与今日的繁华,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族历史的追思。

诗歌鉴赏:

《挽刘学谕玗》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考的挽诗。诗人通过对比剑浦的昔日名族与湘川的现世繁华,展现了家族历史的变迁。开篇即以“剑浦昔名族”引入,迅速设定了一个辉煌的历史背景,随后转向“湘川今世家”,暗示着尽管现今仍有光辉,但却无法掩盖历史的沧桑与无奈。诗中“岂意有余庆,翻成不足嗟”一语,反映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感叹即便光辉依旧,却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最后两句“哀哉天道远,福禄一何差”,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命运与人生的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对比和反思,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彰显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提到历史上名族的显赫,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 第二句:转而描绘当代的繁华,显示社会的变迁。
  • 第三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即使有些许的余庆,内心却感到不足。
  • 第四句:总结全诗,强调天道的无常与个人的命运。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家族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排比:通过几句并列的句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 夸张:用“天道远”来表达对命运的感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命运的无常与家族的荣枯展开,表达了对昔日荣耀的追忆与对现世繁华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剑浦:象征着显赫的家族历史。
  • 湘川:代表着当代的繁华与荣耀。
  • 簪缨:象征士人的地位与荣耀。
  • 天道:代表命运与自然法则,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浦昔名族”中“剑浦”指的是: A. 一个地名
    B. 一种武器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2. “岂意有余庆”中“余庆”指的是: A. 过去的荣光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在的烦恼
    D. 生活的琐事

  3. 诗中提到的“天道”主要指: A. 天气变化
    B. 自然法则与命运
    C. 人生哲学
    D. 社会风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廖行之的《挽刘学谕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廖行之更侧重于家族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与畅快。两者风格各异,但情感深邃,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