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望花山作画屏,当门翠耸立亭亭。江流汹涌凭疏瀹,万派朝宗注水经。
白话文翻译:
向南望去,花山就像一幅画屏;在门前,翠绿的山峰高耸入云,亭亭玉立。江水汹涌澎湃,依靠着稀疏的水流,万千支流汇聚成一条大河,奔向水经的方向。
注释:
- 花山:指美丽的山,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
- 作画屏:比喻景色如同画作,形容山的美丽。
- 翠耸立亭亭:翠绿的山高耸而立,形容山的挺拔。
- 江流汹涌:江水奔腾汹涌,形容水流的壮观景象。
- 凭疏瀹:依靠稀疏的水流,指水流的分散状态。
- 万派朝宗:比喻众多的水流汇聚,朝向水经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沙曾达(1872年-1930年),字子干,号秋水,近代诗人。他的诗歌受传统文化熏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朝宗门》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水之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歌鉴赏:
《朝宗门》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的热爱与赞美。开头句“南望花山作画屏”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画的意境,花山的美丽让人如同置身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接着“当门翠耸立亭亭”更是通过“翠”字,勾勒出山峰的青翠欲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那高耸入云的壮丽形象。
“江流汹涌凭疏瀹”一句,形象展示了江水奔腾不息的壮观场景,汹涌的水流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而“万派朝宗注水经”则将众多支流汇聚成一条大河,寓意着万千生命和思想都朝向同一个目标,体现了大自然中和谐的统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山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望花山作画屏:向南看去,花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 当门翠耸立亭亭:在门前,翠绿的山峰高耸而立,姿态优美。
- 江流汹涌凭疏瀹:江水奔腾汹涌,依靠着稀疏的水流。
- 万派朝宗注水经:无数的支流朝着大河汇集,形成一条大河的流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山比作画屏,形象生动。
- 对仗:如“翠耸立亭亭”,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通过“汹涌”形容江水的壮观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山:象征美丽、宁静的自然景观。
- 翠耸:象征高耸入云的理想与追求。
- 江流:象征生命的力量与活力。
- 朝宗:象征团结、和谐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花山”比作什么?
- A. 画屏
- B. 屏风
- C. 帷幕
-
“江流汹涌”描写了什么?
- A. 江水的平静
- B. 江水的奔腾
- C. 江水的干枯
-
“万派朝宗”中的“万派”指的是?
- A. 不同的山脉
- B. 众多的水流
- C. 许多的生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沙曾达的《朝宗门》更强调河流的力量与团结的意象,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林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近现代诗人沙曾达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