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陈氏庄园》

时间: 2025-01-19 15:58:06

去郭息尘事,支筇原上村。

言寻太丘长,得过辟疆园。

竹影半塘水,秋声午夜猿。

凌朝登小阁,山色在前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陈氏庄园
作者: 佛旸 〔清代〕

去郭息尘事,支筇原上村。
言寻太丘长,得过辟疆园。
竹影半塘水,秋声午夜猿。
凌朝登小阁,山色在前轩。

白话文翻译:

在城郭之外,远离尘世的琐事,
我拄着竹杖,走向山上的村庄。
听说要去太丘拜访长者,
无意中路过了辟疆的园子。
竹影倒映在半塘的水面上,
秋天的声音在午夜传来猿啼。
清晨我登上小阁,
眼前是青山的景色。

注释:

  • : 城郭,古代城市的围墙。
  • 息尘事: 远离尘世的事务。
  • 支筇: 拄着竹杖。
  • 太丘: 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或学者,代表一种追求理想的生活。
  • 辟疆园: 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园林,象征着人们追求清净生活的地方。
  • 竹影、塘水: 描述自然环境,传达宁静的氛围。
  • 秋声、午夜猿: 突出自然的声音和孤寂的氛围。
  • 凌朝: 清晨,意指早上的时候。
  • 小阁: 指小楼阁,作为观景的地方。
  • 山色: 山的颜色,指自然的秀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佛旸,清代诗人,生平较为低调,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他的诗作常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追求自然与心灵的自由。

创作背景:

《宿陈氏庄园》写于佛旸在一处乡村的住宿体验,通过描写山水田园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宿陈氏庄园》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去郭息尘事”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境地,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诗中通过“竹影半塘水,秋声午夜猿”等意象,描绘了山水的幽美与自然的和谐,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中。这种景象不仅让人心灵舒畅,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凌朝登小阁,山色在前轩”一句,通过小阁的设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与思考。小阁成为了观察自然的一个高点,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高度洞察和对美的不断追求。整首诗无不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眷恋,诗人通过对身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折射出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郭息尘事: 诗人强调要远离城市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2. 支筇原上村: 描述了诗人用竹杖行走于乡村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3. 言寻太丘长: 提到要拜访隐士,体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
  4. 得过辟疆园: 经过一个清幽的园子,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陶醉。
  5. 竹影半塘水: 通过竹影和水面,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6. 秋声午夜猿: 秋天的声音与猿啼,增添了诗的孤寂和秋意。
  7. 凌朝登小阁: 清晨时分,登上小阁,暗示着一种清新、明朗的状态。
  8. 山色在前轩: 眼前的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竹影半塘水”中,竹影比喻自然的清幽。
  • 拟人: “秋声午夜猿”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隐逸士人的生活理想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影: 象征着清雅与宁静,传达出一种诗意的自然之美。
  • 塘水: 水面反射的景象,代表了自然的和谐与灵动。
  • 秋声: 秋天的声音象征着时光流逝与孤独感。
  • 山色: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郭”指的是哪种地方?

    • A) 乡村
    • B) 城市
    • C) 山林
    • D) 河流
  2. “竹影半塘水”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的活动
    • C) 历史的回忆
    • D) 社会的喧嚣
  3. 诗中“言寻太丘长”中的“太丘”指代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位隐士
    • C) 一处山峰
    • D) 一种器物

答案:

  1. B) 城市
  2. A) 自然的美
  3. B) 一位隐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与《宿陈氏庄园》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 李白的《庐山谣》则展现了更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佛旸的细腻描绘形成对比,突显了不同诗人的风格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维与山水诗》

这些书籍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