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时间: 2025-01-01 12:03:18

扁舟夜载石帆月,双屦晓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扁舟夜载石帆月,
双屦晓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

白话文翻译

一只扁舟在夜晚载着石帆和明月,
双鞋在清晨穿行于天柱的云间。
八十岁的老翁还能做到这些,不必亲自渡过辽军。

注释

  • 扁舟:指小船。
  • 石帆:用石头做的帆,可能是象征力量或坚韧。
  • 双屦:指双鞋,古代常用的鞋。
  • 天柱云:指高耸入云的山,如天柱山等。
  • 辽军:指辽国的军队,象征敌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浙江绍兴。陆游生平经历了南宋的多次动荡,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作品风格刚健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杂兴》是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正值南宋与金、辽等国的冲突频繁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坚韧不拔。

诗歌鉴赏

陆游的《杂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景象。开篇的“扁舟夜载石帆月”,通过“扁舟”与“石帆”的对比,反映出一种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精神。夜晚的舟行暗示着人生的艰辛,而“石帆”则象征着不屈的意志,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环境困苦,依然可以借助内心的力量前行。

接下来的“双屦晓穿天柱云”,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双鞋轻盈地穿行在高耸的云间,似乎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表达了他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八十老翁能办此,不须身将渡辽军”,不仅传达了诗人自信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年轻人的激励。老翁虽已八十,却依然能够做到如此壮举,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不屈的精神。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陆游一贯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扁舟夜载石帆月:描绘了夜晚的舟行,舟上装载着象征力量的石帆和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坚韧与希望的感觉。
  2. 双屦晓穿天柱云:形象地展示了清晨的场景,双鞋在云间穿行,隐喻对理想的追求与探索。
  3. 八十老翁能办此:强调了老翁的能力与坚持,体现了长者的智慧和力量。
  4. 不须身将渡辽军:表达了对年轻人的鼓励,强调了内心的力量与勇气,而不是单纯依赖身体的渡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帆”比喻坚韧的意志。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如“老翁”象征着坚强的精神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的奋斗,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人在逆境中仍能坚持自我,传达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 石帆:代表坚韧和抵抗力。
  • 双屦:象征轻松和自由的追求。
  • 天柱云:指向理想与高尚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扁舟夜载石帆月”的主要意象是?

    • A. 舟行
    • B. 月光
    • C. 石帆
    • D. 夜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八十老翁”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敌军的恐惧。 (对/错)

答案

  1. A
  2. 坚韧与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在动荡的时代中创作,陆游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坚韧和信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