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正月三日雪》

时间: 2025-01-01 12:05:32

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

润归千里麦,声乱五更钟。

帘隙收初密,墙隅积已重。

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

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

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辛丑正月三日雪
——陆游 〔宋代〕
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
润归千里麦,声乱五更钟。
帘隙收初密,墙隅积已重。
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
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
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正月初三的大雪景象。新年刚刚开始,冬天的气息尚未消退,雪花纷飞,雪意浓厚。雪水滋润了远方的麦田,清晨的钟声被雪声打乱。在窗帘的缝隙中,零星的雪花逐渐增多,墙角的积雪也变得更加沉重。饮酒时,龙团饼与羔羊肉相映成趣,狐皮的温暖如同驼毛披肩般包裹着身躯。在斜倚的栏杆旁,竹子摇曳,幽静的窗前,听见松树的雪落声。忽然想起西边的边疆,期待着烽火传来的消息。


注释:

  • 开岁:新年开始。
  • 残冬:冬天尚未结束。
  • 润归:滋润回归。
  • 千里麦:远方的麦田。
  • 声乱:声音被打乱。
  • 五更钟:清晨五点的钟声。
  • 帘隙:窗帘的缝隙。
  • 龙团:一种饼,寓意美好。
  • 狐腋驼茸:指温暖的皮毛。
  • 危槛:高台的栏杆。
  • 欹竹:斜生的竹子。
  • 幽窗:幽静的窗户。
  • 堕松:松树上的雪落下。
  • 西戍:指西方的边疆。
  • 凭堞:倚靠在城墙上。
  • 传烽:传递烽火,表示消息。

典故解析:

  • 龙团:指的是龙形的饼,寓意吉祥,多用于节庆。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军事消息的信号,象征着边疆的安危与战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于绍兴。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南宋的建立,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辛丑年正月三日,正值南宋时期,国事动荡不安,陆游在诗中借雪景抒发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


诗歌鉴赏:

《辛丑正月三日雪》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引入冬雪,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息。随后的景象描绘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雪对自然的滋润与影响,表现出诗人对农田的关切与期盼。

在诗中,陆游将雪与生活的琐事结合在一起,描绘了饮酒时的欢愉与温暖,借用“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展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又通过“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表现出一个诗人静谧而深邃的内心世界,似乎在回忆往昔,思考未来。

最后一句“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又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边疆,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战事消息的期待,从而使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雪的描绘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家国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岁尚残冬:新年刚开始,冬天仍未过去。
  2. 佳哉雪意浓:雪下得很大,景色宜人。
  3. 润归千里麦:雪水滋润了千里之外的麦田。
  4. 声乱五更钟:清晨的钟声被雪声打断。
  5. 帘隙收初密:窗帘缝隙中的雪渐渐密集。
  6. 墙隅积已重:墙角的雪已经积得很厚。
  7. 龙团笑羔酒:饮酒时,龙团饼与羔羊肉相得益彰。
  8. 狐腋袭驼茸:温暖的皮毛使人感到舒适。
  9. 危槛临欹竹:高台边上竹子斜生。
  10. 幽窗听堕松:静静的窗前,听见松树上雪的落下声。
  11. 忽思西戍日:突然想起西方边疆的日子。
  12. 凭堞待传烽:倚靠在城墙上,期待传来的烽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团”与“羔酒”,将食物拟人化,增添欢乐气氛。
  • 对仗:各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家国的关切与思考,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希望,同时也暗示着寒冷与孤独。
  • 麦田: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表现出对农业的期待。
  • 烽火:象征着战事与安危,体现了诗人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龙团”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3. 诗人对国家的情感主要通过哪一句体现? A. 开岁尚残冬
    B. 佳哉雪意浓
    C. 忽思西戍日
    D. 壁垒积已重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辛丑正月三日雪》与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均描写自然景象,但陆游更注重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而白居易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但表达的主题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