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准赴举》

时间: 2025-01-19 16:45:36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

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准赴举
贯休 〔唐代〕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
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白话文翻译:

在两河流域的战火之后,西边的笑声传来,见到我们这一群人。
海面平静,三座山峰显现,天空中有一只鹗翱翔得很高。
我租住在槐树下的小屋里,行走时,雪覆盖了我的袍子。
如果将来能再相见,希望能在海涛边栽种桃树。

注释:

字词注释:

  • 两河: 指黄河和长江,象征着战乱。
  • 兵火: 战争,兵戈之火。
  • 海静: 海面平静,象征安宁。
  • : 一种猛禽,通常在高空翱翔,代表自由。
  • 槐拶屋: 租住在槐树旁的小屋。
  • 行卷: 行走时卷起的衣物。
  • 埋袍: 雪覆盖在衣袍上。
  • 桃近海涛: 希望在海边栽桃树,象征希望和美好。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两河兵火”,隐约指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背景,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关注。
  • “桃”在中国文化中有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栽桃的愿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通常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社会局势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郑准赴举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郑准赴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贯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传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头的“两河兵火后”,直接提及了社会动荡的背景,背景的悲凉与朋友前行的希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朋友即将进行科举考试的支持与期许。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海静三山出”和“天空一鹗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丽,仿佛预示着郑准未来的光明前途。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生活状态,虽身处寒冷的环境,依然怀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最后一句“栽桃近海涛”更是将个人愿望与自然环境结合,象征着对友谊与美好未来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河兵火后: 表示战后,历史背景的沉重感。
  • 西笑见吾曹: 友人在战后的轻松心情,暗含对未来的乐观。
  • 海静三山出: 自然美景的描绘,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 天空一鹗高: 高翔的鹗象征着理想与追求,激励郑准奋发向上。
  • 赁居槐拶屋: 表达诗人平淡的生活状态,反映社会现实。
  • 行卷雪埋袍: 生动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增强了诗的情感。
  • 他日如相觅: 表达了重聚的期望。
  • 栽桃近海涛: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天空一鹗高”比喻理想的追求。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感交融,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两河: 代表历史的沧桑。
  • 海静: 预示平静与安宁。
  • : 代表自由与理想。
  • : 象征幸福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河”指的是哪些河流?
    a) 黄河和长江
    b) 淮河和珠江
    c) 仅指黄河

  2. “海静三山出”中的“三山”象征什么?
    a) 战争的后果
    b) 自然的宁静与安宁
    c) 人生的哲理

  3. “栽桃近海涛”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期待重聚和美好未来
    c) 寻求安稳生活

答案:

  1. a) 黄河和长江
  2. b) 自然的宁静与安宁
  3. b) 期待重聚和美好未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在《送友人》中也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注重豪情与壮志,而贯休的《送郑准赴举》则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贯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