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来胸次扫峥嵘,
投枕神安气亦平。
漫道布衾如铁冷,
未妨鼻息自雷鸣。
天高斗柄阑干晓,
露下鸡埘腷膊声。
俗念绝知无起处,
梦为孤鹤过青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老年时的心境。他感到心胸开阔,内心平静,虽然在床上盖着的被子像铁一样冷,但他仍然能呼吸出如雷鸣般的声响。清晨,天空高远,斗柄(北斗星的柄)悬挂在栏杆上,露水落在鸡窝里,传来鸡鸣声。尘世的纷扰和杂念已然远去,他的梦中像孤鹤一样自由自在地飞过青城山。
注释:
- 胸次:心胸,指人的气度和胸怀。
- 峥嵘:指险峻、高耸的样子,常用来形容人品或气度的出众。
- 布衾:指用布做的被子。
- 雷鸣:形容呼吸声响亮,似雷声。
- 斗柄:指北斗星的柄,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天空。
- 鸡埘:鸡窝。
- 腷膊声:指鸡鸣声。
- 俗念:世俗的杂念。
- 孤鹤:比喻孤独而自由的状态。
- 青城:青城山,因其山青水秀而得名,常象征着幽静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生于绍兴,卒于杭州。他一生经历了南宋与金朝的对峙,志向报国而屡遭挫折,作品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内心的平和。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陆游在宁静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淡泊心态。
诗歌鉴赏:
《美睡》通过描绘作者在睡眠中的状态,展现了他老年时的内心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老来胸次扫峥嵘”,用“扫”字体现出一种清晰的心境,仿佛将过去的种种纷扰一扫而空,胸怀变得开阔。第二句“投枕神安气亦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安宁,表明即使在寒冷的被褥下,内心依然如雷鸣般充满生气与活力。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清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氛围。天高、斗柄、露水、鸡鸣,这些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晨景图。最后两句则将诗意推向更高的境界,作者以“俗念绝知无起处”来表达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最终化为“梦为孤鹤过青城”的意象,突显出一种自由、孤独而又高洁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洒脱心态,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来胸次扫峥嵘:年纪大了,心胸开阔,像是将过往的纷扰一扫而空。
- 投枕神安气亦平:靠着枕头,心神安定,呼吸也变得平和。
- 漫道布衾如铁冷:虽然有人说我的被子冷得像铁一样。
- 未妨鼻息自雷鸣:但这并不妨碍我呼吸声如雷般响亮。
- 天高斗柄阑干晓:清晨时分,天空高远,斗柄高悬在栏杆上。
- 露下鸡埘腷膊声:露水落下,鸡窝里传来鸡鸣声。
- 俗念绝知无起处:世俗的杂念已经绝迹,没有起源。
- 梦为孤鹤过青城:我的梦中像孤鹤一样飞过青城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扫峥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 拟人:将“鼻息”形容为“自雷鸣”,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内心的激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天高斗柄阑干晓”与“露下鸡埘腷膊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作者在老年中获得的内心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成熟。
- 胸次:体现人的心境与气度。
- 布衾:代表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 雷鸣: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
- 天高斗柄:自然的广阔与清新。
- 鸡鸣:生活的气息与日常的真实感。
- 孤鹤:象征高洁与自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老来胸次扫峥嵘”中的“扫”字意指:
- A. 打扫
- B. 扫除
- C. 清理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自由
- C. 高洁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D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美睡》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但陆游更强调超脱与自由的精神追求,而王维则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恬淡与宁静。陆游的孤鹤意象和王维的空山鸟语表现出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情感状态。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