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意赏不足,承夕步东园。
事表精虑远,月中华木繁。
开襟寄清景,遐想属空门。
安得纚芳屣,看君幽径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虽然令人陶醉,但我始终觉得不够,于是傍晚时分步入东园。
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的心思似乎超越了尘世,月光下的树木显得格外茂盛。
我敞开怀抱,寄托着对美好景色的向往,远方的空门使我遐想连篇。
我如何能穿上芳香的鞋子,与你一起徜徉在幽静的小路上,欣赏那萱草的芬芳呢?
注释
- 春意:指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 承夕:傍晚,日落之后的时间。
- 东园:指东边的花园,象征春天的生机。
- 事表:指事情反映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 精虑:精细的思考和深远的考虑。
- 月中华木繁:月光下的树木长得非常繁茂,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开襟:敞开怀抱,表达心情的开放。
- 清景:清新美丽的景色。
- 空门:指空闲的门,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 纚芳屣:穿上香气四溢的鞋子,“纚”字古音作“li”,表示香气。
- 幽径萱:幽静的小路和萱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60年,卒年不详。皎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创作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花园中感受到的美好与惆怅。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思索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东园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春意赏不足”道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渴望与追求,尽管春天的景色令人愉悦,但似乎仍有不足之感,反映出一种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在月光下东园的繁茂景象,通过“月中华木繁”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开襟寄清景”则展现了诗人敞开心怀,向自然景色寄托情感的想法,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态。而“遐想属空门”则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更是将意境推向高潮,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清新自然,情感上真挚深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意赏不足:春天的美景虽好,但我仍感不足,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承夕步东园:傍晚时分我漫步在东园,指向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景的向往。
- 事表精虑远:事情的表面反映了我深远的思考,揭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月中华木繁:月光照耀下,树木显得格外茂盛,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开襟寄清景:我敞开心怀,寄托着对清新景色的向往,表达出一种开放的心态。
- 遐想属空门:远离尘世的空门,暗示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安得纚芳屣:希望穿上芳香的鞋子,暗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 看君幽径萱:希望与你一起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感受自然的芬芳。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意的“赏不足”比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拟人:月光下的树木“繁”,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开襟寄清景,遐想属空门”,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东园: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月光:象征着清幽与宁静的心境。
- 空门: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理想。
- 芳屣:象征着美好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意赏不足”中的“春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
- B. 夏天的气息
- C. 秋天的气息
- D. 冬天的气息
-
诗中“月中华木繁”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秋天的景色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炎热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想回家
- B. 想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 C. 想离开城市
- D. 想独自游玩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鸟鸣涧》(王维)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这两首诗与《答豆卢居士春夜游东园见怀》一样,均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所传达的情感及意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