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作者: 皎然 〔唐代〕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白话文翻译:
早秋的桐江发出秋天的信号,我思念故乡的时光。
静夜里,风吹动着磬声,没有人来打扫竹子的院子。
猿猴来到清澈的水边,鸟儿啄食寒冷的梨果。
我可以暂时关心我的事情,心中归家的期盼自有时日。
注释:
- 桐江:指桐庐一带的江流,象征着作者的故乡。
- 秋信:指秋天的气息和信号。
- 鸣磬:磬是一种乐器,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
- 竹扫墀:指竹子被打扫,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 猿来触净水:猿猴来到清水边,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 可即关吾事:可以暂时关注我的事情。
- 归心自有期:心中对归家的期望是自然会有时机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759年,字宗楚,号澄江,晚号白云居士。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早秋时节,正值思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桐庐的怀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
诗歌鉴赏:
皎然的《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江水和静谧的夜晚,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开篇“桐江秋信早”,以秋天作为背景,立刻引出作者的思乡情怀,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接着,静夜的描绘,风吹磬声与无人打扫竹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空旷与思念。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通过对自然生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秋天的气息,突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仿佛是在与大自然对话。这一切都在暗示,尽管居无定处,心中对故乡的向往却是深沉而坚定的。
最后两句“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释然与期盼。虽然身在他乡,诗人依然能够在心中保持一份宁静,等待归家的那一天。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江秋信早:描绘秋天的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忆在故山时: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增添了情感深度。
- 静夜风鸣磬:表现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 无人竹扫墀:突显孤独与宁静,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 猿来触净水:描绘自然生物的活动,增添生动感。
- 鸟下啄寒梨:象征秋天的到来,反映自然与生命的循环。
- 可即关吾事:表明诗人还需关注眼前的事情。
- 归心自有期:表达对未来归家的期盼,带有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信号比作一种情感的寄托。
- 拟人:猿与鸟的描绘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归心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在自然景象中引发的深刻情感,体现了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江:象征故乡和温暖的回忆。
- 秋信:暗示时间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 风鸣磬:代表宁静与孤独的内心感受。
- 猿与鸟:象征自然的生机,增强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桐江秋信早”中的“信”字意指什么?
- A. 消息
- B. 证据
- C. 预感
- D. 证明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描绘风景
- B. 写人情
- C. 叙事
- D. 论理
-
“猿来触净水”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天空
- B. 江水
- C. 山林
- D. 田野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皎然与王维的作品,两者均描绘自然与人情,但皎然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内心反映,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