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秦系山人题赠
皎然 〔唐代〕
云林出空乌未归,
松吹时飘雨浴衣。
石语花愁徒自诧,
吾心见境尽为非。
白话文翻译:
在云林深处,乌鸦尚未归来,
松风吹拂时,雨水湿透了衣裳。
石头似乎在说话,花儿却因忧愁而自我惊讶,
我的心灵所见,竟全都是虚幻。
注释:
- 云林:指高山中的树林,景象幽静。
- 出空:出现在空中,指乌鸦未归。
- 浴衣:被雨浇湿的衣服。
- 石语:石头似乎在说话,形容自然景象。
- 花愁:花因忧愁而凋零或失色。
- 吾心见境:我的心灵所见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 740-799 年),字尚志,号清江,唐代诗人,生于江南,后来归隐于山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追求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皎然隐居时写成,受到了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虚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场景:云林之中,乌鸦还未归巢,松风轻拂,雨滴落下,湿透了衣衫。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与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石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花儿因愁苦而自我惊讶,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自然充满了情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然而,最后一句“吾心见境尽为非”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所感知一切的怀疑,他所见的境界并非真实,反而是虚幻的存在。这种反思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林出空乌未归: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山林,乌鸦未归,暗示孤寂。
- 松吹时飘雨浴衣:松风吹拂,雨水洒落,衣服被湿透,感受自然的细腻。
- 石语花愁徒自诧:石头似乎在说话,花因愁苦而惊讶,表现自然的情感。
- 吾心见境尽为非:表达了对所见的怀疑,内心的领悟让人感到虚幻。
修辞手法:
- 拟人:石头和花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索,强调了对真实与虚幻的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象征着幽静与孤独,暗示隐逸生活。
- 乌鸦:象征着归属与孤独,未归的乌鸦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松风与雨:自然的元素,表现出变化与无常。
- 石与花:分别代表坚固与脆弱,体现了自然的对立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林”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高山中的树林
C. 城市 -
诗人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
B. 孤独与怀疑
C. 兴奋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隐逸之情,但更强调宁静与和谐。
- 孟浩然《春晓》: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情感更为明朗,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