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华寺》

时间: 2025-01-01 12:08:18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枕僧庵梦不成,
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
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
修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
晓鉴霜毛两鬓生。

白话文翻译

我在僧人的庵堂中孤独地躺着,梦却无法成形。
披上衣服,推开门,竹林的晨光映照着我。
今晚的月光和秋天的景色融为一体,
四周万树的风声就像流淌的水声。
小小的窗栏沉沉地与青山相依,
屋檐缓缓地与白云相行。
今夜我伫立于此,情感何其无尽,
清晨的镜子映出我霜白的鬓毛。

注释

  • 孤枕:指独自一人在梦中无法成形,表达寂寞之感。
  • 僧庵:指和尚的住处,在此处暗示一种清净的环境。
  • 竹轩:竹子搭成的小屋,象征自然与宁静。
  • 万树风声似水声:风吹树叶的声音宛如流水声,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 晓鉴霜毛:早晨看到自己的白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王之望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题龙华寺》创作于王之望在龙华寺的某个秋夜。寺庙的宁静和月色的映衬,使得诗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在追求内心宁静和对人生感悟的心路历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索。起首两句,诗人以“孤枕”引入,展现出一种梦境与现实交错的状态,给人以强烈的孤独感。接着通过“披衣推户”描绘出清晨的光景,竹轩明亮的环境仿佛在呼应诗人的内心渴望。

第三、四句通过月色与秋色的结合,以及风声与水声的比喻,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这里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小槛、青嶂与白云的意象,深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恬淡。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诗人的内心,透过“今宵伫立情何限”,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清晨的镜子映出霜毛,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诗人在思绪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富有哲理的气息,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枕僧庵梦不成: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寺庙中独自入睡,梦境未成,表明内心的孤独感。
  2. 披衣推户竹轩明:清晨起床,推开竹门,明亮的光线照进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3. 一天月色连秋色:月光与秋天的景色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万树风声似水声:四周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声音,犹如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
  5. 小槛沉沉青嶂合:小窗户与青山相依,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6. 修檐冉冉白云行:屋檐下白云缓缓移动,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7. 今宵伫立情何限:今夜伫立在此,情感无尽,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8. 晓鉴霜毛两鬓生:早晨照镜子时,看到白发,感慨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树风声似水声”,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披衣推户”与“小槛沉沉”形成了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白云行”,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悟。通过对夜晚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枕:象征孤独与思考。
  • 竹轩:代表自然与宁静。
  • 月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
  • 风声: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霜毛: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枕”指的是什么? A. 寂寞 B. 快乐 C. 忧愁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自然的宁静? A. 青山 B. 竹轩 C. 月色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爱情 B. 孤独与思考 C.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望的《题龙华寺》和王维的《山中杂诗》,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思考,王之望更突出孤独与哲理,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风格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