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时间: 2025-01-19 19:54:35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白话文翻译:

在微风中,敞开的楼阁显得格外美丽,夕阳下,听得见悠扬的乐器声。归途上,回首望去,新的诗篇已在腰间藏着。不是才华受到官场的诽谤,也不是政事让人流言蜚语。过着简朴的生活,安守三户之地,余生寄托在六条之上。春天的野草在楚地生长,古老的树木已跨越了隋朝的时光。幸好有东床的朋友,池塘边免去了孤寂的感觉。

注释:

  • :古代一种建筑,通常为楼阁,意为高耸的建筑。
  • :一种乐器,常在古代乐队中使用,声调优美。
  • 东床客:指朋友或宾客,源于古代东床的典故,意指亲近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景文,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闻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长卿登楼时,意在酬答他的女婿李穆。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珍视,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临风敞丽谯”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气氛轻松愉悦。在“落日听吹铙”中,夕阳西下的景象与音乐的悠扬相伴,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诗人回首往事,感慨生活的变迁,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则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无奈,表明诗人虽有才华却遭受误解,饱受流言的困扰。

接下来的几句,“俭岁安三户,馀年寄六条”则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明他宁愿过着清贫的日子,也不愿意卷入复杂的官场。特别是“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则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增添了诗的厚度。最后一句“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更是点题,寓意着友谊的可贵,朋友的陪伴让生活不再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友谊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风敞丽谯:在微风中,楼阁显得格外美丽,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2. 落日听吹铙:夕阳西下,音乐声清脆悦耳,增添了诗的意境。
  3. 归路空回首:在归途上,回头望去,感慨往事,体现了对过往的深思。
  4. 新章已在腰:新写的诗篇已在身边,表明诗人的创作欲望和自信。
  5. 非才受官谤:虽然才华出众,却遭受谣言,表现对人情冷暖的无奈。
  6. 无政作人谣:没有政治地位,便成了人们闲聊的话题。
  7. 俭岁安三户:过着简单的生活,安守清贫,体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馀年寄六条:未来的生活寄托在六条之上,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期望。
  9. 春芜生楚国:春天的野草在楚地生长,代表着自然的生机。
  10. 古树过隋朝:古老的树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1. 赖有东床客:有朋友的陪伴,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12. 池塘免寂寥:池塘边有朋友,不再孤独,展现了友谊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 象征:古树与春草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轻松。
  • 落日: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 古树: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
  • 东床客:象征着友谊与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长卿
    • D. 白居易
  2. “临风敞丽谯”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风和日丽的楼阁
    • B. 陌生的城市
    • C. 纷乱的官场
    • D. 迷茫的归途
  3. “赖有东床客”中的“东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家具
    • B. 好友的代称
    • C. 一种植物
    • D. 诗人的住所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更多描写了战乱带来的苦痛。
  • 《山中与幽人对酌》:在自然与友谊中找到了宁静,与《登迁仁楼》的主题相似,但意境更偏向于逃避世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刘长卿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