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瑞香于四明》

时间: 2025-01-06 11:52:55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得瑞香于四明

作者: 曾几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白话文翻译:

在海角的州府,锦树繁茂,春天的气息在窗前绽放。
两三片翠绿的花瓣在眼前张开,千百个香囊挂在树头。
绝世的红梅与之相映成趣,妒忌的山麝则请你不要靠近。
如果衰老的老人被小孩问起,眼前的美景是否还曾见过?


注释:

  • 锦树:指色彩斑斓的树木,象征繁华与美丽。
  • 团栾:形容树木繁茂,枝叶交错的样子。
  • 移春槛:春天的气息通过窗户传入,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翠盖:指花瓣,形容其鲜艳的绿色。
  • 香囊:指花开的香气,象征着春天的芳香。
  • 绝代红梅:指梅花,形容其独特的美丽。
  • 妒人山麝:山麝是一种香料,意指妒忌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固,号松隐,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置身于四明山的美丽自然中,感受到了春日的生机与芬芳,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青春的感慨。


诗歌鉴赏:

《得瑞香于四明》是一首表现春日生机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魅力。开篇以“锦树团栾海角州”引入,描绘了海角州府的繁茂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移春槛里见风流”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在窗前轻盈流转,带来生动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描绘了在春日阳光下花瓣张开的情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仿佛能闻到那扑面而来的花香。紧接着,诗人引入了“绝代红梅相对好”,强调了红梅的独特美丽,暗示了自然中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衰老的老人可能会在孩子面前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景象,令人动容。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树团栾海角州: 描述了海角州的繁华景象,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环境。
  2. 移春槛里见风流: 春天的气息透过窗户,传递出一种轻快的感觉。
  3. 两三翠盖张前面: 形容花瓣轻盈展开,展现出春日的生机。
  4. 千百香囊缀上头: 香囊象征着春天的芬芳,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5. 绝代红梅相对好: 红梅的美丽与其他花朵形成对比,突显其独特。
  6. 妒人山麝莫来休: 表达了对美的嫉妒,象征着人们对美的向往。
  7. 衰翁若被儿童问: 反映了时间的流逝,暗含对往昔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 用“香囊”来比喻花香,营造了生动的场景。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树: 象征繁华。
  • 春槛: 春天的生机。
  • 翠盖: 生命的活力。
  • 香囊: 自然的芬芳。
  • 红梅: 独特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锦树团栾”中的“团栾”意指什么?

    • A. 繁茂
    • B. 干枯
    • C. 变色
    • D. 凋零
  2. 诗中“绝代红梅”指什么?

    • A. 桃花
    • B. 玫瑰
    • C. 红梅
    • D. 百合
  3. 诗中提到的“儿童”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好奇
    • B. 对美的嫉妒
    • C. 对花香的嗅觉
    • D. 对时光的回忆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春宵》

诗词对比: 曾几的《得瑞香于四明》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后者则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