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亭》

时间: 2025-01-08 00:53:22

萧散林下风,霜毛极清润。

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鹤亭
作者: 曾几 〔宋代〕

萧散林下风,霜毛极清润。
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的风中显得萧散,霜冻的毛发极为清新润泽。
我想问问坐在高车上的人,跟这悠闲的影子相比,感觉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散: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 霜毛:指霜冻的草木或动物毛发,形容清晨的寒冷与清新。
  • 载高轩:指乘坐高车,通常是指尊贵或显赫的身份。
  • 弄闲影:指玩弄悠闲的影子,表达一种洒脱自在的态度。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高轩”可以联想到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诗中所表达的淡泊名利的态度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文,号白鹤,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曾几游览白鹤亭时,受自然风光的启发,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白鹤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萧散林下风”,生动地描绘出树林间的清风,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读者能感受到那股柔和的风拂过脸庞的清新。接着,诗人提到“霜毛极清润”,进一步强调清晨霜冻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

下联“为问载高轩,何如弄闲影”引入了“高轩”这一意象,表现出诗人与高贵身份的人的对比,似乎在询问那些身居高位、忙碌无暇的人,是否能体会到这种闲适的乐趣。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权势与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散林下风”:描绘了清晨林间的风,给人一种安静、自然的感觉。
  • “霜毛极清润”:通过霜毛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润泽的意境。
  • “为问载高轩”:引入对高贵身份的反思,形成一种对比。
  • “何如弄闲影”:提问的形式,引发思考,强调悠闲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毛”比作清润的状态,提升了诗的意境。
  • 对仗:首句与次句的结构和意象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象征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风”:代表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态度。
  • “霜毛”:象征清新洁净的生活状态。
  • “高轩”:象征权势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萧散林下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激昂

  2. “霜毛极清润”中“霜毛”指的是什么? A) 风 B) 草木 C) 影子

  3. 诗人对“高轩”的态度是? A) 向往 B) 轻视 C) 冷漠

答案:

  1. B) 宁静
  2. B) 草木
  3. B) 轻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曾几的《白鹤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暘》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侧重于闲适与超然,后者则强调山水的和谐美。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曾几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