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进士》

时间: 2025-01-01 12:40:33

望外青山便到家,冯讙何患出无车。

坐逢石鼎应联句,箧有龙潭敢斗茶。

樽酒几时同竹叶,功名终日鉴菱花。

君看一雨苏群槁,所至人心乐否耶。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邹进士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望外青山便到家,冯讙何患出无车。
坐逢石鼎应联句,箧有龙潭敢斗茶。
樽酒几时同竹叶,功名终日鉴菱花。
君看一雨苏群槁,所至人心乐否耶。

白话文翻译:

远望外面的青山,仿佛已经到家了。冯讙何必担心出行没有车呢?坐在石鼎旁边,恰好可以对联作诗;我箱子里装着龙潭,谁敢来斗茶?樽酒何时能与竹叶共饮?功名终日只在水面上照耀着菱花。你看看那一场春雨,能否使枯槁的植物复苏,所到之处人心是否欢愉呢?

注释:

  • 冯讙:春秋时期的名士,以辞令见长,代表了不拘一格的交游。
  • 石鼎:古代用于煮水的器具,象征会友的场所。
  • 龙潭:指深邃的水潭,常用来比喻深邃的境界。
  • 樽酒:酒杯,象征饮酒作乐的场景。
  • 菱花:水面上的菱角花,象征功名的浮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值士人追求名利、交游应酬的背景下,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家乡、朋友及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之道的《和邹进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青山、石鼎、龙潭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便以“望外青山便到家”引入,表现了一种归属感和乡愁情怀。接着,提及冯讙的故事,暗示士人之间的交往不应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反而应珍视精神上的交流。

“坐逢石鼎应联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文人情趣,诗歌与酒的结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最后两句提出了对功名的思考,虽有浮华,但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心的满足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动。整体上,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外青山便到家”:远望青山,仿佛已回到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2. “冯讙何患出无车”:提及冯讙,暗示交友不在乎物质条件,友谊的真诚更为重要。
  3. “坐逢石鼎应联句”:在石鼎旁聚会,便可以吟诗作对,体现文人雅趣。
  4. “箧有龙潭敢斗茶”:箱中藏龙潭,象征深邃而高雅的茶道,反映了诗人的文化修养。
  5. “樽酒几时同竹叶”:问何时能与友人共饮,表达对友谊和欢聚时光的渴望。
  6. “功名终日鉴菱花”:功名的追求如水面上的菱花,浮华而短暂。
  7. “君看一雨苏群槁”:一场春雨可以使枯槁复苏,象征新的希望与生机。
  8. “所至人心乐否耶”:疑问人心是否因春雨而欢愉,反映诗人对社会人情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功名终日鉴菱花”,比喻功名如水面浮华,易逝而不实。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技巧,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人心乐否”,赋予人心以情感,表现对人情冷暖的关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功名浮华的反思,最终在春雨的意象中体现出对生命与人心的希望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故乡,代表归属感。
  • 石鼎:象征友谊的聚会场所。
  • 龙潭:象征深邃的文化内涵。
  • 樽酒:象征欢聚与享乐。
  • 菱花:象征追求的功名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望外青山便到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珍视
    • B. 对家乡的思念
    • C. 对功名的追求
    • D. 对生活的无奈
  2. 冯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友情
    • C. 物质条件
    • D. 归属感
  3. “樽酒几时同竹叶”表达了什么?

    • A. 对饮酒的渴望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道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之道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轼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王之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