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误书纸背》

时间: 2025-01-17 10:40:50

这畔似那畔,那畔似这畔。

我也不辞与你判,笑杀门前著靴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判误书纸背
裴谞 〔唐代〕

这畔似那畔,那畔似这畔。我也不辞与你判,笑杀门前著靴汉。


白话文翻译:

这边像那边,那边又像这边。我也不愿意与你争辩,真是让门前穿着靴子的汉子大笑。


注释:

  • 这畔、那畔:指两岸或两边,意指相似或相对的事物。
  • 不辞:不愿意、不拒绝。
  • :判断、辨别。
  • 笑杀:形容非常好笑,笑得不可开交。
  • 著靴汉:指穿着靴子的男子,可能暗指普通百姓或某种特定身份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裴谞,唐代诗人,字孟乔,号青松,生于盛唐时期,因其诗作清新自然,风格洒脱而受人喜爱。裴谞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观察及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常带有幽默和讽刺的色彩。

创作背景:

《判误书纸背》创作于唐代,诗作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的困惑,以及对于争辩与争执的无奈与轻松态度。


诗歌鉴赏:

《判误书纸背》是一首具有幽默感的诗作,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事物相似性的思考与对争执的轻松态度。诗中“两岸”相似的比喻,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对的选择与判断的模糊地带。“我也不辞与你判”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争论的无所谓态度,似乎对周遭的纷争感到无奈却又不愿深究,反而用“笑杀门前著靴汉”来调侃这一切,显示出一种自嘲的幽默感。这种轻松的语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的洒脱与智慧,既不愿意被繁琐的争执所困扰,又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幽默与机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相似事物时的困惑与无奈以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同时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心态,体现了唐代文人洒脱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这畔似那畔:开头用对比的方式,强调两者的相似性,给人一种困惑感。
  2. 那畔似这畔:进一步深化这一相似性,反映出生活中的循环与重复。
  3. 我也不辞与你判: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争执的无所谓态度,不愿参与无意义的争论。
  4. 笑杀门前著靴汉:通过对旁观者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幽默感,暗示他人对争执的嘲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这畔”和“那畔”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夸张:用“笑杀”形容笑得不可开交,体现了情感的强烈。
  • 比喻:将普通百姓比作“著靴汉”,增强了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中争执与判断的反思,通过幽默的方式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颗轻松的心。


意象分析:

  • 这畔、那畔:象征着生活中的选择与对比。
  • 著靴汉:可能象征着普通百姓,体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这畔似那畔”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 A. 两岸相反
    • B. 两岸相似
    • C. 一边更好
  2. “笑杀门前著靴汉”中的“著靴汉”指的是什么?

    • A. 穿靴子的士兵
    • B. 普通百姓
    • C. 文人墨客
  3. 诗人对争执的态度是?

    • A. 认真对待
    • B. 无所谓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写自然与生活的诗,但更加抒情,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静夜思》:通过描写孤独夜景,表现思乡之情,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