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周益公》

时间: 2025-01-06 08:20:44

辞相还家后,清癯带少颜。

便令凡事足,不似一身闲。

长日惟开卷,晴天偶看山。

只应尤国念,到此或相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投周益公 徐玑 〔宋代〕

辞相还家后,清癯带少颜。 便令凡事足,不似一身闲。 长日惟开卷,晴天偶看山。 只应尤国念,到此或相关。

白话文翻译:

辞去相位回到家中后,面容显得清瘦而少有笑容。 即便让所有事情都满足,也不如一身闲适自在。 漫长的日子里只是翻阅书籍,晴朗的日子偶尔眺望远山。 只因对国家的忧虑,到这里或许有所关联。

注释:

  • 辞相:指辞去宰相职务。
  • 清癯:形容人瘦弱。
  • 带少颜:面带少有的表情,指少有笑容。
  • 便令:即便让。
  • 凡事足:所有事情都满足。
  • 一身闲:全身心地闲适。
  • 长日:漫长的日子。
  • 开卷:翻阅书籍。
  • 尤国念: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160-1217),字元直,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代表作有《东篱集》。这首诗是徐玑在辞去官职后,回到家乡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徐玑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后。在官场生涯中,他可能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和压力,因此辞官后渴望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同时,他对国家的忧虑也始终萦绕心头,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徐玑辞官后的心境和对国家的忧虑。首两句直接描绘了辞官后的清瘦面容和少有的笑容,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压力和疲惫。中间两句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即使身处闲适之中,也无法完全放下对国家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徐玑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辞相还家后,清癯带少颜。
    • 辞去相位回到家中后,面容显得清瘦而少有笑容。这句直接描绘了辞官后的外貌和心情,清瘦和少颜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压力和疲惫。
  2. 便令凡事足,不似一身闲。
    • 即便让所有事情都满足,也不如一身闲适自在。这句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物质上满足,也不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3. 长日惟开卷,晴天偶看山。
    • 漫长的日子里只是翻阅书籍,晴朗的日子偶尔眺望远山。这句描绘了辞官后的日常生活,通过开卷和看山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
  4. 只应尤国念,到此或相关。
    • 只因对国家的忧虑,到这里或许有所关联。这句透露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即使身处闲适之中,也无法完全放下对国家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手法,如“辞相还家后,清癯带少颜”和“长日惟开卷,晴天偶看山”,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比喻:通过“清癯带少颜”比喻自己在官场中的压力和疲惫,通过“长日惟开卷”比喻辞官后的宁静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辞官后的心境和对国家的忧虑。徐玑通过描绘自己的外貌和心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关心,展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清癯:形容人瘦弱,这里比喻自己在官场中的压力和疲惫。
  • 开卷:翻阅书籍,象征着辞官后的宁静生活和对知识的追求。
  • 看山:眺望远山,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玑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闲适生活 C. 忙碌生活 D. 旅行生活
  2. 诗中的“清癯带少颜”形容了什么? A. 健康的面容 B. 疲惫的面容 C. 快乐的面容 D. 悲伤的面容
  3. 诗中的“长日惟开卷”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怀念 B. 对知识的追求 C. 对旅行的向往 D. 对战争的忧虑

答案:

  1. B. 闲适生活
  2. B. 疲惫的面容
  3. B. 对知识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辞官后的心境和对过去的怀念。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徐玑的《投周益公》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辞官后的心境,但徐玑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玑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