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

时间: 2025-01-01 14:02:14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树色正好,昭仪在宫中显得骄奢。
我担心君王喜爱阳光下的艳丽,
所以斫断了园中花朵。
三十六宫女,发髻如乌鸦般黑。
君王心里所怜的,偏偏我一个却没有瑕疵。
台上的红灯全都熄灭,仍不肯下金色的车子。
一笑也无法得到,尘世间竟没了归属。
飞燕的身形更轻巧,何必依赖容貌的光华呢?

注释:

  • 昭仪:古代宫廷中地位较高的妃子。
  • 骄奢:骄傲、奢侈。
  • 阳艳:阳光下的艳丽。
  • :砍伐。
  • 髻鬟:发型,指的是女子的发髻。
  • :瑕疵、缺点。
  • 金车:华贵的马车,象征高贵身份。
  • 飞燕:指燕子,常用来形容轻盈的身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而著称。曹邺的诗作多描绘宫廷生活、女性情感和人生哲理,风格清丽而哀婉。

创作背景:

《恃宠》创作于唐代,正值宫廷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宫女的情感以及对权力、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和权力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恃宠》是一首通过描绘宫廷内外景象,表达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脆弱和无奈。开篇以“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引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昭仪的骄奢与自恋。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君王宠爱的不安,特别是“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暗示了权力之下美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引发竞争与嫉妒。诗中提到的“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不仅展示了宫女们的数目之多,也体现了她们在权力面前的同质化和无奈。

最后几句“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美貌的淡然与对内心自我的追求。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在华丽的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诗人借助对宫廷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女性在权力游戏中所遭受的冷漠与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春天的树木色彩正好,宫女昭仪因宠爱而显得骄傲奢华。

  2.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担心君王喜爱艳丽的外表,因此斫断了园中花朵以示自制。

  3.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三十六位宫女,她们的发髻如同乌鸦一样,暗示着平庸与同质化。

  4.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君王所怜爱的人,偏偏我却没有被关注,内心感到失落。

  5.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台上的红灯已经熄灭,仍不愿意下金色华丽的马车,象征着不甘心的等待。

  6.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即使笑容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回馈,世俗中感到无处归属。

  7.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轻盈的燕子何必依赖外表的美貌,暗示内在的价值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灯尽,金车”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宫女们的发髻比作乌鸦,传达了她们的无奈与悲伤。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宫廷的奢华与女性的孤独,探讨了美貌与权力的关系,表达了对内在价值与真实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色: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园中花:象征美丽与竞争。
  • 宫女:象征女性在权力中心的处境。
  • 飞燕:象征轻盈与自由,暗示对美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昭仪”指的是:
    A. 皇后
    B. 地位较高的妃子
    C. 公主
    D. 宫女

  2.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表达的意思是:
    A. 外貌更重要
    B. 内在的价值更重要
    C. 要依赖美貌
    D. 反对美丽

  3. “三十六宫女”中“宫女”指的是:
    A. 宫廷的侍女
    B. 皇帝的妻妾
    C. 侍卫
    D. 学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探讨女性的情感与命运,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白居易《长恨歌》:通过长篇叙事揭示爱情与权力之间的矛盾,与《恃宠》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