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

时间: 2025-01-14 21:42:32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兀兀寄形群动内,
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
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感悟。诗人身处纷扰的世俗中,心却寄托于远方,陶然自得地生活着。在抛弃官职之后,春天的梦境愈加频繁,而不读书则使得老年更加清闲。琴声中独知清澈的流水之音,茶中却似乎与故友重聚于蒙山之下。穷与通、行与止常常相伴,难道我如今就没有往日的往返吗?

注释:

  • 兀兀:孤独的样子,形容心境。
  • 陶陶:陶醉、恬淡的样子。
  • 自抛官:自己辞去官职。
  • 渌水:清澈的水,琴声中传来的声音。
  • 蒙山:象征故乡或旧友的地方。
  • 穷通行止:形容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涵盖社会、人生、情感等多个方面,其中《琵琶行》《长恨歌》尤为人所熟知。

创作背景:

《琴茶》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辞官归隐,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诗中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回归自然的心态。

诗歌鉴赏:

《琴茶》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在辞官后所获得的内心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兀兀寄形群动内”引入,描绘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超然态度,仿佛置身于喧嚣之外,保持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接着,诗人通过“自抛官后春多梦”表明,虽然辞去了官职,但春天的梦境却愈加频繁,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两句,更是将自然与人际关系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旧友的怀念。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清澈与宁静。在结尾部分,“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则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流转,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悟,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兀兀寄形群动内:形容诗人内心孤独,寄情于世外。
  2. 陶陶任性一生间:陶醉于生活,随心所欲。
  3. 自抛官后春多梦:辞官后,梦境丰富。
  4. 不读书来老更闲:不读书,老年更加清闲。
  5. 琴里知闻唯渌水:琴声中只有清澈的流水声。
  6. 茶中故旧是蒙山:茶中是与旧友相聚的情景。
  7. 穷通行止常相伴:生活的起伏常伴随。
  8. 难道吾今无往还?:反思人生的流转与往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与茶作为生活和情感的象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穷通行止”。
  • 拟人:琴声与茶情似乎有情感交流,赋予了事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流转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白居易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艺术与内心的宁静。
  • :象征友谊与闲适的生活。
  • 渌水:象征清澈与纯净的心灵。
  • 蒙山:代表故乡或旧友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琴茶》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渌水”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内心的宁静
    •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样生活的向往?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旅行生活

答案:

  1. B. 白居易
  2. B. 内心的宁静
  3. B. 隐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琴茶》与李白的《月夜思》在主题上都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