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时间: 2025-01-07 21:56:27

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

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

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

梦作白鸥去,江南水如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作同安守,蹇足信所便。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梦作白鸥去,江南水如天。

白话文翻译:

我已年老,担任同安的守官,行动不便,只能依赖于自己的信念。心中没有明镜,怎敢去应对吏部的考核?我恨这虚名仍然缠绕在身,未能摆脱世俗的牵绊。梦中化作白鸥飞去,江南的水面如同天空一样广阔。

注释:

  • 老作:年纪已大,指作者的年岁。
  • 同安守:指在同安担任守卫职务的官员。
  • 蹇足:行动不便,形容年老体衰。
  • 水镜:比喻明亮的心境,指心中没有清晰的自我认识。
  • 吏部铨:指吏部的考核,象征对官员的考验与评价。
  • 虚名:空有的名声,指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名位。
  • 纠缠:纠葛,形容无法解脱的状态。
  • 白鸥:象征自由自在,梦中想要逃离现实的束缚。
  • 江南水:指江南地区的水域,描绘了美景与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意象表达情感。他的诗多取材于自然,情感真挚,个性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外任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在官场的经历使他感到压抑,诗中流露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老作同安守”开篇,勾勒出自己年迈而不得志的形象,接着通过“蹇足信所便”传达出行动不便的无奈与对信念的依赖。诗中“胸中无水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缺乏清明自省的状态,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与不安。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对“虚名”的恨意渐显,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认为这些名声只是束缚自己的枷锁。最后,诗人以“梦作白鸥去”来幻想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飞向自由的天地,描绘了江南的水面如同天空般辽阔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作同安守:揭示作者的身份与年纪,表现出一种对岁月的感慨。
  2. 蹇足信所便:表达出年老行动不便,内心依赖信念来支撑。
  3. 胸中无水镜:比喻内心没有清明的自知之明,导致对自我和环境的迷茫。
  4. 敢当吏部铨:表明对官场考核的恐惧与自卑,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5. 恨此虚名在:表达对名声的厌倦,认为名利只会成为束缚。
  6. 未脱世纠缠:感叹自己未能摆脱世俗的牵绊,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7. 梦作白鸥去:寄托对自由的向往,寓意希望逃离现实的束缚。
  8. 江南水如天:描绘理想境界的美好,象征着自由与宽广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无明镜比作缺乏自省,表现出诗人的迷茫。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恨此虚名在,未脱世纠缠”。
  • 象征:白鸥象征着自由,江南的水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虚名的厌倦和对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诗人希望通过梦境逃离现实的束缚,追求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象征生机与流动,反映出江南的美丽及广阔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在诗中提到的“虚名”指的是什么? A. 实际成就
    B. 空有的名声
    C. 梦想

  2. 诗中所描绘的“梦作白鸥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官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风格上有所不同,黄庭坚多表现内心的挣扎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与对自由的渴望。黄的细腻与李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他们各自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