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三首·其一》
时间: 2025-01-06 12:1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白话文翻译:
西京长安混乱无序,豺狼虎豹般的叛军正在作乱。我再次离开中原,隐居到荆楚之地。亲人们对我感到悲伤,朋友们也纷纷前来送行。走出家门,眼前所见尽是白骨覆盖的平原。路上有一个饥饿的妇人,抱着孩子丢弃在草丛中。她回头听到孩子的哭泣声,却只能挥泪离去,不再回头。她不知道自己将死在哪里,又怎能保全母子两人呢?我驱马离开,不忍心听她的话。向南登上霸陵的高地,回头望向长安,领悟到那些在地下长眠的人的心情,我深深地感到心痛。
注释:
- 西京: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 乱无象:形容混乱无序。
- 豺虎:比喻叛军或乱臣。
- 遘患:遭遇祸乱。
- 中国:指中原地区。
- 荆蛮:指荆楚地区,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
- 霸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下泉人:指已故的人,这里指那些在战乱中死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与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王粲因不满时局,离开长安,前往荆楚地区。诗中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刻感受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时局的不满。诗中“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灾难,而“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王粲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描绘长安的混乱和叛军的猖獗。
-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表达诗人离开中原,隐居南方的决定。
-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描写亲友的悲伤和送别。
-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展现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描绘一个饥饿的妇人无奈抛弃孩子的情景。
-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表达妇人的无奈和悲痛。
-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反映妇人对未来的绝望。
-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表达诗人对妇人遭遇的同情和无奈。
-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抒发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豺虎”比喻叛军。
- 拟人:“白骨蔽平原”赋予白骨以覆盖的动作。
- 对仗:“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人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惨状,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
意象分析:
- 白骨蔽平原:象征战乱带来的死亡和荒凉。
- 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象征战乱中人民的无奈和悲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长安 C. 开封
- 诗中的“豺虎”比喻什么? A. 野兽 B. 叛军 C. 官员
- 诗中的“荆蛮”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荆楚 C. 巴蜀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七哀诗三首·其二》: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苦难。
- 《七哀诗三首·其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战乱中的社会现实,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粲诗集》:收录了王粲的全部诗作。
- 《建安七子诗选》:收录了建安七子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