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秋雨游颐和园》

时间: 2025-01-06 06:52:25

翠烟璿雾,凄酿空山雨。

长乐钟沉秋不语,莽莽苍龙西去。

昆明拾得残灰,湖山只费清哀。

枉把水犀十万,换他画本诗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秋雨游颐和园
翠烟璿雾,凄酿空山雨。
长乐钟沉秋不语,莽莽苍龙西去。
昆明拾得残灰,湖山只费清哀。
枉把水犀十万,换他画本诗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的颐和园景象,烟雾缭绕,空山中雨水潺潺,长乐钟声沉寂而无言,苍龙般的山峦向西而去。诗人拾起昆明湖上的残灰,湖山只剩下无尽的哀愁。即使花费十万水犀,也无法换来一册画本作为诗歌的素材。

注释:

  • 翠烟:青翠的烟雾,形容秋雨时的景象。
  • 璿雾:璿,指美玉,形容光彩照人的雾气。
  • 长乐钟:长乐坊的钟声,象征着宁静与沉思。
  • 莽莽苍龙:形容远处的山峦如苍龙般蜿蜒而去。
  • 昆明:指昆明湖,园中著名的湖泊。
  • 水犀:指水中的犀牛,象征珍贵的水资源。
  • 诗材:创作诗歌的素材。

典故解析:

  • 长乐:古代长乐坊是一个著名的地方,钟声常常令人沉思,体现出孤独与寂静的情感。
  • 苍龙:在中国文化中,龙常常象征着力量和尊贵,苍龙则多指高耸的山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游览颐和园时,诗人受秋雨的影响,感悟到自然的凄美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雨中的颐和园,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清幽的氛围。开篇的“翠烟璿雾”描绘出了一幅雨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以沉浸的感觉。随后,诗人借用“长乐钟沉秋不语”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中的孤独和思索,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遥远而沉重的钟声,令人心生感慨。

“莽莽苍龙西去”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描绘出山峦的壮丽与奔流不息的时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流逝的岁月。最后一句“枉把水犀十万,换他画本诗材”,则表露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与无奈,尽管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也难以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灵感和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哀愁与对自然美的追求,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烟璿雾:描绘出秋雨中青烟缭绕的景象,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2. 凄酿空山雨:雨声凄凉,似乎在酝酿着某种情感,空山中回响着雨声。
  3. 长乐钟沉秋不语:长乐坊的钟声在秋天显得沉寂而无声,增添了孤独感。
  4. 莽莽苍龙西去:远处的山峦如苍龙般向西而去,象征时间的流逝。
  5. 昆明拾得残灰:在昆明湖畔,捡起了些许灰烬,暗示着过去的遗留。
  6. 湖山只费清哀:湖山之间只剩下清幽的哀伤,表现出诗人的感伤情绪。
  7. 枉把水犀十万:即使用十万水犀来交换,仍然无法得到创作的灵感。
  8. 换他画本诗材:表现出对艺术创作素材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莽莽苍龙”,将山峦比作苍龙,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钟声被描述为“沉秋不语”,赋予其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翠烟璿雾”与“空山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雨中的颐和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孤独、怀旧与对艺术创作的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烟: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 长乐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思索。
  • 苍龙:象征着壮丽的山脉与岁月的无情。
  • 残灰:象征着过去的遗留与对美好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雪山
    B. 秋雨中的颐和园
    C. 春花秋月
    答案:B

  2. “长乐钟沉秋不语”中的“沉”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宁静与孤独
    C. 热闹
    答案:B

  3. 诗人想用多少水犀来换取诗材?
    A. 一万
    B. 十万
    C. 五万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出秋天的哀愁与思考。
  • 杜甫《秋兴八首》:描绘秋天的景色与感情。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山水,但情感更为宁静。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