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4:29:28

画帘清昼。

粉槛苔花绣。

未觉轻躯同鹤瘦。

筋力风情依旧。

树头过尽茶烟。

燕泥轻打琴弦。

墙外来禽一树,小花知为谁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二
樊增祥 〔清代〕

画帘清昼。粉槛苔花绣。未觉轻躯同鹤瘦。筋力风情依旧。
树头过尽茶烟。燕泥轻打琴弦。墙外来禽一树,小花知为谁妍。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阳光下,画帘轻垂,窗台上粉色的栏杆与青苔上绣出的花朵相映成趣。
我不觉间,自己的身躯竟和白鹤一样消瘦,但筋骨的力量和风采依然如昔。
树梢上茶烟袅袅,燕子在泥土中轻轻敲打琴弦,墙外的鸟儿在一棵树上鸣叫,
小花也知道为了谁而绽放。

注释:

  • 画帘:装饰性的帘子,通常用于遮挡阳光。
  • 粉槛:粉色的栏杆,窗户的装饰。
  • 苔花:长在青苔上的花,象征自然与生命。
  • 鹤瘦:用白鹤的瘦弱来比喻自己,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态度。
  • 筋力风情:指身体的力量和优雅的风采。
  • 茶烟:指饮茶时产生的烟雾。
  • 燕泥:燕子在泥土中筑巢,暗示春天的到来。
  • 小花知为谁妍:小花的绽放是为了吸引某个特定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观,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樊增祥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是一首兼具细腻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诗中,樊增祥通过对窗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头的“画帘清昼”,渲染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午后,随之而来的是“粉槛苔花绣”,描绘出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诗中“未觉轻躯同鹤瘦”一句,既是自我反思,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消瘦,却又不失从容。接下来的“筋力风情依旧”则表达了内心的坚定和追求美好的决心,尽管外形的变化无法阻挡心灵的年轻。

“树头过尽茶烟”,燕子在春日里轻打琴弦,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一句“小花知为谁妍”则将诗的情感升华,暗示自然界的美丽总是与生命的情感相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帘清昼:通过描绘窗帘,营造出一个清新明亮的环境。
  2. 粉槛苔花绣:展现窗台的花朵,细腻而富有生机。
  3. 未觉轻躯同鹤瘦:自我反思,感慨身心变化。
  4. 筋力风情依旧:尽管外形改变,内心依然年轻有力。
  5. 树头过尽茶烟: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生活的气息。
  6. 燕泥轻打琴弦:燕子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7. 墙外来禽一树:暗示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8. 小花知为谁妍:生命的绽放与情感的连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鹤瘦”比喻自我消瘦。
  • 拟人:如“小花知为谁妍”,赋予花朵情感。
  • 对仗:如“筋力风情依旧”与“未觉轻躯同鹤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自我的细腻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内心的坚持,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帘:宁静与美好。
  • 苔花:自然的生命力。
  • :象征优雅与长寿。
  • 茶烟:生活的气息。
  • 燕泥:春天的来临。
  • 小花:生命的绽放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 A. 优雅与长寿
    • B. 年轻与美好
    • C. 贫瘠与凋零
    • D. 忧伤与孤独
  2. 填空题:诗中“墙外来禽一树,小花知为谁____”。

  3. 判断题:诗中“筋力风情依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A
  2. 错(表达了虽然身体变化,但心态依旧年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热爱,风格细腻而深情。
  • 《木兰花》: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更多的是对过往的怀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
  • 《樊增祥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