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五首 其五
作者: 李慈铭
画帘低照,一树绯桃笑。
澹艳明妆临薄晓,占得春阴多少。
临风独倚朱栏,晚来犹怯微寒。
第一内家鬓影,簪花尽与人看。
白话文翻译:
画帘轻轻地拉开,晨光洒在一树绯红的桃花上,仿佛在微笑。
淡雅的妆容在清晨的薄雾中显得格外动人,春天的阴影不知藏了多少美好。
我独自倚靠在朱红的栏杆上,傍晚时分仍然感到一丝微寒。
我家的女子发髻轻轻倾斜,簪花的样子让人不禁驻足欣赏。
注释:
- 画帘:指绘有花鸟的帘子,通常用于窗户或门口,寓意春天的气息。
- 绯桃:指桃花,特指颜色鲜艳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
- 澹艳:淡雅而美丽,形容妆容清新不浓妆淡抹。
- 微寒:指傍晚时分的微凉,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女性美的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出现在古诗中,代表着生命的萌动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词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李慈铭通过描写春日的美景与女子的妆容,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平乐五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温暖。首句“画帘低照,一树绯桃笑”,以轻柔的画帘和绯红的桃花开篇,给人一种温柔而恬静的感觉。桃花的笑意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象,也是诗人心情的映射,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接着“澹艳明妆临薄晓”,将女子的妆容与清晨的薄雾结合,仿佛在描绘一个晨曦微露时的美丽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女性形象的赞美与欣赏。这样的描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美的感知,更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腻的观察与体验。
“临风独倚朱栏,晚来犹怯微寒”,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诗人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怯意,尽管春天已至,但傍晚的微寒却令人感到一丝凄凉。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更为丰富,既有对春日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第一内家鬓影,簪花尽与人看”,不仅呈现了女子的妆容,更使得整首词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美的回响,令人不禁想要细细品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和美人形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与美的热爱,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帘低照:轻柔的帘子在晨光中轻轻拉开,暗示温暖的春日即将来临。
- 一树绯桃笑:桃花盛开,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似乎在快乐地迎接春天。
- 澹艳明妆临薄晓:女子的妆容清新淡雅,在晨曦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动人,似乎与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
- 占得春阴多少:春天的阴影中隐藏了多少美好,暗示了生命的丰富与多样。
- 临风独倚朱栏:独自倚靠在红色栏杆上,表现出一种静谧的孤独感。
- 晚来犹怯微寒:傍晚时分依然有几分寒意,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中的不安。
- 第一内家鬓影:描绘女子发髻的姿态,展现了其优雅与美丽。
- 簪花尽与人看:女子的妆饰吸引了他人的目光,强调了她的美丽与吸引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笑的形象,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桃花的“笑”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女性的娇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朱栏:象征着温暖的家居环境,带有一种保护与安全感。
- 明妆:代表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展现生活中的细腻与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绯桃”指的是什么花?
- A. 杏花
- B. 桃花
- C. 李花
-
“临风独倚朱栏”这一句中的“朱栏”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栏杆
- B. 红色的房子
- C. 红色的衣服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伤感
- B. 喜悦
- C. 忧伤
答案:
- B. 桃花
- A. 红色的栏杆
-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描写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 《春夜喜雨》:杜甫的诗作,描绘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清平乐五首 其五》在意象表现上都运用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是对春天与女性美的赞美。李白的诗中常有孤独感,李慈铭则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欢愉的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李慈铭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