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倦修箫谱。那得闲情绪。
数点冷萤青绿处。摇得秋魂如雨。
衾窝著手成冰。压梦更阑不成。
才要思量便黑,小红楼上疏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孤寂。词人感到疲倦,不再想要继续弹奏箫,找不到那种闲情逸致;在幽暗的环境中,几只冷萤光点在青绿的地方飘动,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灵魂如同细雨般洒落。睡觉时,床被凉得像冰一样,压抑的梦境在深夜里难以成形;刚想要思念,却发现天色已黑,小红楼中只能点着微弱的灯光。
注释
- 倦:疲倦,厌倦。
- 箫谱:指的是箫的乐谱。
- 闲情绪:指闲适的情趣与心情。
- 冷萤:指冷清的萤火虫。
- 青绿处:形容环境的幽静,带有青色和绿色的地方。
- 秋魂如雨:形容秋天的萧索与哀伤,如同细雨般洒落。
- 衾窝:被窝。
- 压梦:形容梦境被压抑,难以成形。
- 疏镫:稀疏的灯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清代词人,生于盛世,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词风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一个秋夜,背景或许与词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有关,反映了他在孤独与思念中的纠结。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情感的词,开篇即以“倦修箫谱”引入,表现了词人对音乐的疲倦与失去兴趣,暗示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着,词中描绘了冷萤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意象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反射。词人用“摇得秋魂如雨”来传达秋天的忧伤,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词的后半部分,词人感到被窝的冰冷与梦的压抑,表现出了一种对温暖与美好梦境的渴望,但又总是被现实所压制。最后一句“小红楼上疏镫”则将词人的孤独推向顶点,稀疏的灯光象征着渺小的希望与温暖,暗示着在黑暗中仍有一丝微弱的亮光存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倦修箫谱”:表达了对音乐的厌倦,内心无暇顾及。
- “数点冷萤青绿处”:描绘了秋夜的环境,冷寂而清幽。
- “摇得秋魂如雨”:秋意的萧索与忧伤,如同细雨般弥漫。
- “衾窝著手成冰”:被窝的寒冷,象征着内心的孤独。
- “压梦更阑不成”:梦境被压制,无法成形。
- “才要思量便黑”:思念的情感被黑暗笼罩。
- “小红楼上疏镫”: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孤独中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魂比作细雨,增强情感的渲染力。
- 拟人:将梦境赋予了压抑的特性,传达情感的复杂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基调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冷萤:象征孤独与凄清,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美。
- 秋魂:代表秋天的情感,承载着思念与忧伤。
- 衾窝:象征温暖与冷漠的对比,反映内心的状态。
- 疏镫:微弱的光亮,象征着希望与孤独中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倦修箫谱”中“倦”字的意思是: A. 快乐
B. 疲倦
C. 忙碌
D. 安静 -
“数点冷萤青绿处”描绘的是: A. 秋天的景象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花色
D. 夏天的繁华 -
“衾窝著手成冰”中的“衾窝”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被窝
C. 床铺
D. 柜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易顺鼎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反映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易的作品更为沉郁,而李的则带有一丝柔情与婉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易顺鼎及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