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东大道日华春,
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
红妆宿昔已应新。
白话文翻译:
在江东的大道上,春日的阳光灿烂明媚;
垂柳轻摇,拂去路上的尘埃。
淇水昨夜送别时,泪水沾湿了手巾;
昔日的红妆如今已经焕然一新。
注释:
- 江东:指的是长江以东的地区,春天的象征。
- 大道:宽阔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 日华春:阳光明媚的春天。
- 垂杨:垂柳,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淇水:指淇河,古代的一个典故,常用来代表离别的情景。
- 红妆:指女子的妆容,象征青春与美丽。
典故解析:
“淇水送别”出自《诗经·王风·淇奥》,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淇水因其清澈而著称,常被用作思念和送别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萧子显,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活跃于文学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日送别友人或爱人时所作,表达了惜别之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寓意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与离别的伤感,开篇以“江东大道日华春”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接着,诗人以“垂杨挂柳扫清尘”展现了春风拂面的柔和,柳树的轻摇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提到“淇水昨送泪沾巾”,使人联想到古人送别时的情景,泪水浸湿了手巾,感情真挚而动人。最后一句“红妆宿昔已应新”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希望,虽然离别令人惆怅,但生活依旧在继续,新的开始即将到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东大道日华春”:描绘了春日的大好风光,表现出春天的美好。
- “垂杨挂柳扫清尘”:柳树轻摇,似乎在为路人拂去尘埃,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
- “淇水昨送泪沾巾”:提到送别时的泪水,表现了离别的伤感。
- “红妆宿昔已应新”:暗示着离别后的新生活,给人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与美好联系,寓意人生的希望与美好。
- 拟人:柳树的摇曳象征着情感的流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美好景象开篇,承接着离别的情感,并在最后展现出生命的希望与新的开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树:常与离别相关,表现出思念与柔情。
- 泪水:象征离别的伤感与情感的真实。
- 红妆:代表青春与美丽,暗示着生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淇水”主要象征了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离别的情感
C. 春天的气息 -
“垂杨挂柳扫清尘”一句中的“扫清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向往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春天的美丽
C. 生活的希望与变迁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送别》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萧子显的《春别诗四首·其三》同样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萧子的作品则在春天的背景下表现出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
- 《南北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