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时间: 2025-01-19 14:56: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
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
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
彼汾惟帝乡,雄都信郁盘。
一月朔巡狩,群后陪清銮。
霸迹在沛庭,旧仪睹汉官。
唐风思何深,舜典敷更宽。
户蒙枌榆复,邑争牛酒欢。
缅惟翦商后,岂独微禹叹。
三后既在天,万年斯不刊。
尊祖实我皇,天文皆仰观。
白话文翻译:
在隋朝末年,国家失去了统治的法宝,四方百姓遭受了灾难。皇祖建立了义旗,三位神灵都得到了安宁。圣上将要颁布新的法令,建立王业的道路极为艰难。盗贼的行为未能改变命运,历史始终在延续着。彼岸的汾水是帝王的故乡,雄伟的都城信任而又繁华。一月初一,皇帝巡视,众多妃嫔陪伴在旁。霸主的遗迹在沛庭,旧时的礼仪可以看见汉朝的官风。唐朝的风尚思考何其深远,舜的典章施行得更为宽广。家家户户都种满了枌榆,村里人们争相享用牛肉和美酒欢庆。回想起商朝的覆灭,难道只有微禹才能感叹吗?三位后妃已在天之灵,万年的伟业将永远铭刻。尊祖是我们皇帝的根本,天上星文皆仰望着他。
注释:
- 隋季:隋朝末期,指隋朝灭亡前的时期。
- 天策:指天命、统治的法则,失去天策意味着失去正统的统治权。
- 义旗:指代表正义的旗帜,象征着起义或反抗。
- 三灵:指三位神灵,可能是指天、地、人。
- 王业:指建立王朝的事业。
- 盗移:指盗贼的行为。
- 彼汾惟帝乡:汾水是指汾河,表明是帝王的故乡。
- 霸迹:指霸主的遗迹。
- 唐风:指唐代的风尚。
- 缅惟:回忆、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容,号季云,湖南人。张九龄为人谦和,才华横溢,官至宰相,尤其以政治清明、修身齐家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政治和社会问题,风格沉稳、典雅。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作于唐朝中期,正值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张九龄为响应皇帝的号召,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国家兴亡、政治理想的思考,以及对先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兴亡的反思和对先祖的敬仰。诗中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隋末乱世的忧虑和对唐朝统一、繁荣的期待。诗的开头提到“隋季失天策”,即指出隋朝的衰落,接着通过历史的对比,表现出唐朝的伟大与艰难。诗中提到的“皇祖称义旗”,不仅是对李渊建立唐朝的歌颂,也是对正义和理想的呼唤。全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运用典故和历史背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隋季失天策:隋朝末期,统治失去法则,导致国家混乱。
- 万方罹凶残:四方百姓遭受灾难,生活困苦。
- 皇祖称义旗:李渊建立唐朝,标志着新的开始。
- 三灵皆获安: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 圣期将申锡:皇帝即将颁布新法,意味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 王业成艰难:建立王朝的艰难,预示着未来的挑战。
- 盗移未改命:盗贼的行为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 历在终履端:历史的延续,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彼汾惟帝乡:提及汾河,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 雄都信郁盘:描述盛大的都城,繁华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方罹凶残,皇祖称义旗”,形成鲜明的反差。
- 典故:诗中多次使用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深度。
- 比喻:将历史比作命运,传达出历史的轮回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诗人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渴望,情感基调深沉而又富有历史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策:象征统治的法则和正义。
- 义旗:代表反抗与希望。
- 汾水:象征故乡和根基。
- 牛酒:象征丰饶与安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是哪位诗人所作?
- A. 李白
- B. 张九龄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隋季”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末期?
- A. 唐
- B. 宋
- C. 隋
- D. 元
-
“皇祖称义旗”中的“义旗”代表什么?
- A. 反抗与希望
- B. 战争与侵略
- C. 和平与安宁
- D. 传统与礼仪
答案:
- B. 张九龄
- C. 隋
- A. 反抗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王勃:两者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但张九龄更注重对国家的责任感,而王勃则更多地展现个人的情感与志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