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时间: 2025-01-01 12:50: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天命的认可与王业的艰难。历史上,商朝被文祖所灭,而夷项族则被消灭于这片山地。诗中提到地理位置,描述了曾经斩蛇的地方和河流边饮马的场景。威势已经传承至今,恩泽也回归于今代的圣君。我们尊重祖先,颂扬先烈,唱着歌谣不必攀附他人。绍成是我后嗣,封岱位于天关之外。
注释
- 天命:指上天的旨意或命运。
- 王业:指王朝的事业、统治。
- 翦商:指消灭商朝。
- 文祖:指中华民族的祖先文王,周文王。
- 夷项:古代部落名,指北方的夷族和南方的项族。
- 地识:指地理知识。
- 斩蛇:指斩杀敌人,蛇象征敌人或恶势力。
- 泽流:指恩泽的流传。
- 赓歌:继续歌唱,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字子容,号平仲,晚号“长风”,他以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广泛参与政治,有着较高的声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盛世,正值国家稳定,张九龄为响应圣命,表达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意在强调对先祖的尊重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深厚,张九龄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现出对先圣的崇敬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开篇“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历史的必然与王业的艰辛,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接下来的“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则通过历史典故强化了诗人对先辈功绩的敬仰。
在地理描写上,“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用生动的意象将历史的舞台具体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浓厚氛围。后半部分的“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则表达了对先烈的敬意与对未来的担当,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整首诗以庄重的语调,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责任感,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命诚有集:强调上天的旨意是有聚集的力量。
- 王业初惟艰:王朝的事业开创之初是非常艰难的。
- 翦商自文祖:指周文王消灭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 夷项在兹山:指当时的夷族和项族在这片山地上。
- 地识斩蛇处:地理位置的描述,象征着历史的决战之地。
- 河临饮马间:描写了自然环境与战争的结合。
- 威加昔运往:指往昔的威势和运气。
- 泽流今圣还:今世的圣君承接了历史的恩泽。
- 尊祖颂先烈:崇敬祖先,颂扬先烈。
- 赓歌安用攀:继续歌唱,不必攀附他人。
- 绍成即我后:传承先圣的事业。
- 封岱出天关:封岱位于天关之外,象征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蛇比作敌人,形象地阐述了历史的斗争。
- 象征:如“天命”象征着历史的必然与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重、对先烈的颂扬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命:象征着命运和历史的必然。
- 王业:象征着国家的兴衰与责任。
- 斩蛇:象征着对敌人的胜利。
- 饮马:象征着自然与战争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翦商”的历史人物是: A. 周文王
B. 孔子
C. 秦始皇
D. 李白 -
“尊祖颂先烈”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遗忘
B. 对先人的崇敬
C. 对未来的恐惧
D. 对敌人的仇恨 -
诗中提到的“地识斩蛇处”指代的是: A. 水边
B. 战场
C. 家乡
D. 学校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体现了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慨。
- 《春望》:通过对国家的沉痛回忆,反映出对未来的期望,与张九龄的作品形成有趣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