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4:54:04

涔涔梅雨涨江滨,耿耿僧房借钵人。

秀色惊回随念到,孤怀赢得暂时新。

何妨一笑空诸有,更觉三摩净六尘。

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涔涔梅雨涨江滨,
耿耿僧房借钵人。
秀色惊回随念到,
孤怀赢得暂时新。
何妨一笑空诸有,
更觉三摩净六尘。
忧患年来倍伤感,
送君衰泪不容贫。

白话文翻译:

细雨绵绵,梅雨季节的江边水位上涨;
孤寂的僧房中,借钵的修行人默默无闻。
美景令人惊叹,回忆随念而至,
孤独的心情在此刻得到了短暂的慰藉。
何不一笑置之,虚空中一切皆是幻影,
更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摆脱世俗的烦扰。
忧患的岁月让人倍感伤感,
送别朋友时,泪水与贫困并存。

注释:

  • 涔涔:形容雨水细密的样子。
  • 梅雨:指的是每年夏季的梅雨季节。
  • 江滨:江边,指江河的岸边。
  • 耿耿:形容清晰明亮,形容僧房的孤独。
  • 借钵:指借用乞讨的钵盂,表示修行人的贫困。
  • 秀色:美丽的景色。
  • 三摩:三摩地,指禅定的境界。
  • 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所接触的外界。
  • 忧患:忧愁和困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文甫,号景园,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之仪与友人重逢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梅雨季节的背景更增添了诗中淡淡的忧愁。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 其一》以梅雨时节的江滨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涔涔梅雨涨江滨”,以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梅雨的滋润和江水的上涨,暗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心的波动。接着“耿耿僧房借钵人”,通过僧人的孤独处境,传达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在“秀色惊回随念到”一句中,诗人通过美丽的景色引发回忆,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随后的“孤怀赢得暂时新”,则显示出孤独的人在美景中获得的短暂慰藉。整首诗中,“何妨一笑空诸有”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胜于外界的纷扰。

最后两句“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融合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李之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涔涔梅雨涨江滨:细雨绵绵,江水上涨,营造了梅雨季节的氛围。
    • 耿耿僧房借钵人: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僧人在借钵乞讨,反映出生活的清苦。
    • 秀色惊回随念到:美丽的景色引发了往日的回忆,表现出诗人的思绪。
    • 孤怀赢得暂时新:孤独的内心在此刻得到了少许新的慰藉。
    • 何妨一笑空诸有:以一笑置之,表明对世俗事物的看淡。
    • 更觉三摩净六尘:内心的宁静使得外界的烦扰显得微不足道。
    • 忧患年来倍伤感:经历了许多忧愁,心中倍感伤感。
    • 送君衰泪不容贫:送别朋友时,泪水与贫困的感慨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秀色惊回”,将景色与情感结合。
    • 对仗:如“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梅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忧愁的交织。
  • 江滨:代表着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僧房:象征孤独与清贫,反映出内心的追求。
  • 秀色:美景引发的思考,代表对过往的追忆与珍重。
  • 泪水:象征感伤与不舍,表现对友谊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涔涔梅雨”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 大雪
    B. 细雨
    C. 晴天
    D. 风暴

  2. “耿耿僧房借钵人”中“借钵”指什么?
    A. 借书
    B. 借钱
    C. 借乞讨的钵盂
    D. 借衣服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什么情感?
    A. 忘却
    B. 珍惜
    C. 轻视
    D. 误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之仪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
    • 陶渊明的《饮酒》:强调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洒脱,而李之仪则显得细腻温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之仪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