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台
作者:周密 〔宋代〕
望中只尺越来溪,溪上兴亡欲问谁。
定霸已成尝胆日,倾城不在捧心时。
冷枫江远飘遗恨,秋草台荒没旧基。
堪笑吴伧太痴绝,不雠宰嚭恨西施。
白话文翻译
在远望中,只有那条小溪延绵而来,溪上那些兴亡的故事,令人想问究竟是谁的过错。
吴国的霸主已经成为历史,那一天尝过胆汁的日子,倾城的美人如今已不再为谁倾心。
冷枫飘落在远方的江边,带着遗恨,秋草长满了荒台,旧日的基址已经消失。
真可笑那些吴国的愚笨之人,竟然痴迷于西施的美貌,而不知宰嚭的仇恨。
注释
字词注释
- 尺越:指小溪,形容其短小。
- 兴亡:指国家或个人的兴盛与衰亡。
- 尝胆日:指吴王夫差为了复仇而忍受苦楚的日子。
- 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足以倾倒整个城池。
- 冷枫:指秋天的枫树,暗示凋零和遗恨。
- 台荒:指荒废的台地。
- 吴伧:指吴国愚钝的人,含有贬义。
- 宰嚭:指宰相,历史上与西施有关系的人物,暗示权谋与爱情的纠葛。
典故解析
- 尝胆:出自《史记》,讲述吴王夫差为了复仇而忍辱负重的故事。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美貌而引发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庵叟,晚号“东篱”,是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周密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
创作背景
《姑苏台》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权力更迭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兴亡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失落之痛。
诗歌鉴赏
《姑苏台》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以小溪、冷枫、秋草等意象描绘出一种苍凉而又深刻的情感。开头的“小溪”不仅指代自然景观,更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兴亡变迁。诗人通过对吴国兴亡的追忆,表现了对历史的无奈和对过往情感的追思。
“定霸已成尝胆日,倾城不在捧心时。”这一句将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揭示了美人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西施的美貌曾为吴国倾倒,但在历史的车轮下,这种美丽显得微不足道,仿佛已成往事,令人唏嘘。
末尾的“堪笑吴伧太痴绝”,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讽刺,表现了诗人对人们执迷于表面美丽的无奈和愤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权力与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中只尺越来溪:在远望中只见小溪缓缓流来,暗示历史的悠远与绵延。
- 溪上兴亡欲问谁:小溪之上,历史的兴亡使人不禁想追问背后的人或事。
- 定霸已成尝胆日:吴国的霸主已经成为历史,曾忍辱负重的日子令人感慨。
- 倾城不在捧心时:美人西施的倾城之貌已不再有人倾心相捧,暗示美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
- 冷枫江远飘遗恨:远处的冷枫随风飘落,象征着被遗留下的遗憾与悲伤。
- 秋草台荒没旧基:台地已荒废,旧日的辉煌完全消失,象征着荣华的易逝。
- 堪笑吴伧太痴绝:对吴国愚钝之人的嘲讽,表现了对执迷于表面美的无奈。
- 不雠宰嚭恨西施:宰相对西施的仇恨,表达了权力与美的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溪比作历史,传达时间的流逝。
- 拟人:冷枫与遗恨的结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情交融。
- 对仗:如“倾城不在捧心时”,形成了优美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探讨了权力、爱情与美的关系,表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悲叹,以及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溪:象征历史的流逝与无情。
- 冷枫:代表凋零、遗恨与秋天的孤寂。
- 秋草:寓意衰落与过往的痕迹。
- 西施:象征美与权力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尝胆日”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吴国的兴盛
B. 吴王夫差的忍辱负重
C. 西施的故事 -
“冷枫江远飘遗恨”中“冷枫”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凋零与遗憾
C. 兴盛 -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宰嚭”是谁的代称?
A. 西施的情人
B. 吴国的宰相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国家兴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比较周密的《姑苏台》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自然的豪放,而周密则强调人情的细腻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包含周密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对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古文观止》:提供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