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

时间: 2025-01-19 22:37:42

卧病秋将尽,艰难日又增。

夜深方著枕,户远更留灯。

邻畏呻吟近,僮来抑按能。

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病秋将尽,艰难日又增。
夜深方著枕,户远更留灯。
邻畏呻吟近,僮来抑按能。
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快要结束时卧病在床的情景,感到身体的虚弱和日渐增加的痛苦。夜深人静时,才终于躺下休息,但由于窗户远、灯光微弱,无法安心入睡。邻居担心我的呻吟声而不敢靠近,侍奉的孩子也只能尽力安慰我。人活在世上就必然会有苦痛,然而此刻的孤寂,却似乎比身为僧侣时的那份宁静更令人感到无奈。

注释:

  • 卧病:生病卧床。
  • 艰难:痛苦、困难。
  • 著枕:上枕,躺下休息。
  • 邻畏:邻居害怕、担心。
  • :侍奉的孩子。
  • 抑按:抑制、安抚。
  • 有身应有患:身为人必定会遭受痛苦。
  • 空寂:空荡、寂静。
  • 未如僧:不如出家人,僧侣的生活往往较为清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蓝仁,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质朴、真诚,常常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景物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蓝仁卧病期间,正值秋季即将结束,身体状况极为虚弱,因此产生了对人生苦痛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受,表现出深切的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病中》是一首抒发病痛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卧病的孤独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卧病秋将尽”即设定了时间背景,交代了诗人正卧病在床,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艰难日又增”则进一步强调了病痛的加重,突显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苦涩。

夜深人静时,诗人躺在床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只有灯光微弱,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通过“邻畏呻吟近”一句,诗人表现了与外界的隔离与无助,邻居的担忧让他更加感到孤独。接着,侍奉的孩子虽然在身边,却也只能无能为力地安抚,凸显出人际关系的疏离和自身的无奈。

最后两句“有身应有患,空寂未如僧”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身为人的必然痛苦,甚至认为此刻的孤寂比僧侣的清净生活还要令人感到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表达了对生命苦楚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病秋将尽:入冬之际,诗人卧病在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2. 艰难日又增:病痛的加重使得生活更加艰难,强调了身体的不适。
  3. 夜深方著枕:在夜深人静时才得以躺下,表现出不安与痛苦。
  4. 户远更留灯:窗户遥远,灯光昏暗,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5. 邻畏呻吟近:邻居担心他的呻吟声,表现出对他人情感的渴望。
  6. 僮来抑按能:侍奉的孩子虽来安慰,但无能为力,突显孤独感。
  7. 有身应有患:身为人必然承受痛苦,哲理性的思考。
  8. 空寂未如僧:孤独的感觉比僧侣的清静生活还要沉重,表达出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艰难日又增,夜深方著枕”,展现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隐喻病痛与生命的无常。
  • 意象:病床、灯光、邻居、侍童等意象共同构成了孤独与痛苦的主题。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苦痛的深刻感悟,表现了人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无奈,探讨了人生的苦涩与脆弱。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性、生命的反思,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无奈。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象征希望与温暖,但此刻却显得微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卧病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中提到的“僮”指的是?
    • A. 朋友
    • B. 侍奉的孩子
    • C. 邻居
    • D. 僧侣
  3. 诗人觉得此刻的孤寂比什么更沉重?
    • A. 朋友的离去
    • B. 与家人的疏离
    • C. 僧侣的清静生活
    • D. 生命的终结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病中吟》:描写病痛与人生无常的相关作品。
  • 《秋夕》:同样以秋天为背景,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作。

诗词对比:

  • 蓝仁《病中》李白《月下独酌》:两者皆表现孤独与人生思考,前者侧重病痛,后者则是对生命的陶醉与感慨。对比中可见不同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