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时间: 2025-01-01 14:28: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歌行》
作者: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
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
仰戴星月观云间,飞鸟晨鸣声气可怜。
留连怀顾不自存。
白话文翻译
分别的日子虽易,但再相聚的日子却难;山川遥远,路途漫漫。
我对你的思念难以言表,寄出的书信如浮云一般,难以送达。
泪水沾湿了面颊,毁坏了容颜,谁能心怀忧愁而不叹息?
我在床上辗转难眠,披衣出户,踱步东西。
展读诗歌和清歌,聊以自宽,但快乐的时光过去了,悲伤又来袭,摧残着我的心肝。
悲风凛冽,秋气寒冷,轻纱帷幕在秦楼中轻轻摇动。
仰望星月,观赏云间,晨鸟鸣叫,声音可怜。
我留连徘徊,心中思念无法自存。
注释
- 别日:分别的日子。
- 易:容易。
- 会日:相聚的日子。
- 郁陶:深重的思念。
- 寄书浮云:寄出的信如浮云般无影无踪。
- 涕零:泪水流下。
- 耿耿:形容心中烦恼或思念,难以平静。
- 罗帷:轻纱帷幕。
- 秦轩:指古代的楼阁,象征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国的开国皇帝曹魏的第一位皇帝,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典雅的风格,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国事的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曹丕对朋友或爱人的思念之际,表现了他在离别后的孤独与对重聚的渴望,反映了三国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燕歌行》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别日”与“会日”的对比,揭示出相聚之难,离散之易的深刻情感。开篇的“别日何易会日难”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也暗示了长久的思念。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细腻,诗人以“山川悠远路漫漫”来形象地表现出思念的无尽和路途的遥远,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在情感的表达上,曹丕运用“寄书浮云往不还”,生动地描绘了书信难以传达的失落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中“涕零雨面毁形颜”一句,映射出情感的破碎与痛苦,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接下来的“耿耿伏枕不能眠”描绘了思念导致的失眠状态,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煎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离愁与思念,直击人心。诗的最后,飞鸟晨鸣、留连怀顾的意象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深陷情感之中,无法自拔的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日何易会日难:分别的日子虽然容易,但再相聚的日子却是困难的。
- 山川悠远路漫漫:山川遥远,路途漫长,暗示思念的漫长与艰辛。
- 郁陶思君未敢言:心中对君的思念深重,却不敢言说。
- 寄书浮云往不还:寄出的信如浮云,再也无法传回,表现出传递情感的无奈。
- 涕零雨面毁形颜:泪水像雨一样流淌,面容因忧愁而变得憔悴。
- 谁能怀忧独不叹:谁能心怀忧愁而不叹息呢?
- 耿耿伏枕不能眠:辗转难眠,思念让人无法安睡。
- 披衣出户步东西:披上衣服,走出门外,反复踱步,表达内心的焦虑。
- 展诗清歌聊自宽:尝试通过诗歌和歌声来宽慰自己。
- 乐往哀来摧心肝:快乐的时光过去了,悲伤又随之而来,折磨着心灵。
- 悲风清厉秋气寒:悲伤的风凛冽,秋天的气息寒冷,象征孤独与凄凉。
- 罗帷徐动经秦轩:轻纱帷幕轻轻摇动,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氛围。
- 仰戴星月观云间:仰望星月,观察云间,表现出对自然的思索与情感的寄托。
- 飞鸟晨鸣声气可怜:晨鸟的鸣叫声让人感到可怜,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留连怀顾不自存:诗人因思念而徘徊,无法自拔。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寄书浮云”形象地比喻书信难以送达。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相结合,如“悲风清厉”,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 对仗:句子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难以相聚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离别的遥远与悠长。
- 浮云:象征无法实现的愿望与思念。
- 泪水:表达情感的破碎与痛苦。
- 星月:象征希望与思索。
- 飞鸟:象征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燕歌行》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诸葛亮
D. 王羲之 -
诗中“别日何易会日难”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分离的痛苦
B. 友情的珍贵
C. 爱情的甜蜜
D. 离别的快乐 -
诗中提到的“寄书浮云”意味着什么? A. 寄出的信可以顺利送达
B. 寄出的信无法到达
C. 信件的内容丰富多彩
D. 信件的存在感强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曹丕的《燕歌行》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但曹丕着重于个人的思念与孤独,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无奈。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曹丕诗文集》